【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事事求完美 小心鬱到病

發佈時間: 2016/11/01

要求高與情緒病可能只是一綫之差,本港平均每10人有1人患抑鬱或混合性焦慮抑鬱症,青少年患精神病更有上升趨勢。有醫生提醒,完美主義是其中一個增加患病的因素。

官小姐年少時已是完美主義者,為人責任心重、自我要求高,婚前任秘書時,常獲僱主賞識。惟女兒讀書問題令她覺得無成功感,身邊人亦不明白她的苦心。最嚴重的時期,她不想出街,甚至不開心到「行行下馬路好想行出去,行公園好希望自己可以飄走,不用再存在」。

病態的完美主義,亦令她過分緊張:「女兒3歲時說看不到,我緊張得連眼科醫生說她無事,我都不信,堅持要做一連串檢查,連麻醉都要做。」

過分執着變病態 青年患者增

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劉英傑醫生說,完美主義是增加患抑鬱或混合性焦慮抑鬱症的因素之一,若在不同情景都堅持自己的做事方法、執着規則,便有可能是病態:「明知無塵,自己都掙扎,但仍堅持一日掃3次地」。

他說,據醫管局數據,15至24歲因精神問題求診者由2010年20,900人,增逾兩成至2013年26,000人。不少人受事業、學業影響,惟他們較常迴避,不願接受治療。

持續兩周響警號

劉英傑醫生指,若持續兩周情緒低落,對事物無興趣、病態地無動力:「滿腦子都是灰色的,夜晚睡不了,翌日又早醒」、便秘、思維慢,甚至有幻聽、妄想或輕生念頭,便有機會是患抑鬱症。而持續逾1個月不合理地擔心,不懂放鬆、手震、心跳等,便有機會是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