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痛苦

發佈時間: 2017/01/04

2016年就這樣過去了。有些記憶卻永遠留了下來。

傷痛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但傷痛感覺所留下來的記憶卻消失得很慢。慢得像永遠都不會消失那樣。

傷痛感覺的記憶不會時時刻刻蠢動,它只是靜靜地待在你各種感官的某個角落,等着某時某刻被某些東西喚醒。有時是聲音,有時是氣味,有時是影像,有時是食物。比如一段旋律、一陣花香、一次舊地重遊、一碗路邊的魚肉湯……

當傷痛感覺的記憶被喚起,並不會有最初那種錐心的痛楚,只有絲絲的苦澀在胸口逐漸凝聚,然後再慢慢溢出,泛向全身,好一段時間才漸漸散去。也許前人也明白痛和苦之間的這種演化關係,所以才有「痛苦」這個詞組吧。

這種藏在記憶中的苦澀似乎無法避免,除非你能把身體上所有的感官關掉。但如果你真的能把所有感官都關掉,那麼心靈一定會變得非常敏感,而如此敏感的心靈又會翻出更多的記憶,結果是泛起更大的苦澀。

睡着的話當然會好些,如果醒來時不會記住任何夢,枕邊和臉上便不會有淚痕。難怪有人會選擇一醉方休。確實,醉時不會有夢,自然也不會有淚。只是在醉倒之前所飲的那些酒,是真正的「苦」酒。在失去知覺前的那一陣痛飲,是真正的「痛」飲。

也許最後我們終歸會明白,有些記憶,難以忘卻;有些痛苦,無從逃避。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陳葒 慈善教育機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前中學校長‧青少年及兒童文學作家
欄名: 道是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