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佛學,經濟,知識,直覺

發佈時間: 2017/01/06

佛學,經濟,知識,直覺

最近拜讀了一位朋友有關佛學與經濟的博士論文,得到一些啟發。不是佛教徒的朋友都可能有這個疑問:佛教徒不是厭世、離慾、視錢財為修行的障外物嗎?佛教的在家弟子都是要參與正常社會經濟活動和承擔義務的,佛陀教導我們「八正道」內,就包括良好的心念和正當的工作生活,最重要的是能慈悲喜捨,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一位香港是佛教徒的成功商家說過,他只不過是佛陀的理財主任,所以長期支援慈善,建設社會和弘揚佛法的活動。學佛的人注重取得其所,用得其所。

韓國的法頂禪師教導大家要經常自問「我是誰?」:「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職位、金錢或才幹,而是我們利用這些東西來做甚麼,如何善用這些東西,如此才能決定生活的價值。」(《山中花開》)「我是誰」也是古今參禪常用的公案。

現在不少提升精神和心靈質素的課程和跨國公司的內部員工培訓,都有包含冥想(meditation)、覺醒(awareness)之類的禪修元素,或多或少是參考了佛教禪宗師父的引導方法。關於這方面的基礎性佛典是《安般守意經》,幫助慢下來的呼吸練習可以減少我們在情緒高漲的心理狀態中作出可能不理性的決定。覺醒主要是希望能夠保持不偏不倚的處事態度,不要被一些概念扭曲了思考,也不要被外境(如其他人的意見或先例)完全掌控,影響了觀察力和判斷力,也應細心聆聽我們自己的心(直覺)的反應。

我發覺有時不被自己的慣性思維局限,用點時間去嘗試一些新事物,可能會有驚喜。我對管弦樂完全不懂,從來不嘗試去聽,幾個月前友人力邀去聽馬友友大提琴演奏,姑且慕名而去,結果聽到基於唐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的大提琴和笙器樂協奏曲《度》,剎那間感受到大漠那種荒涼和人在那裏時的無助和危險,給玄奘大師要將佛法帶回中國的大願心和決心震動了心靈。這個感應是從前看唐三藏大師的歷史、小說和電影都未曾有過的。

如果甚麼都怕花時間,對生活興趣都是故步自封,就不容易培養出創意,所以不妨多給自己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生銀行執行董事,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