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艷
張宏艷

啤酒的學問

發佈時間: 2017/01/17

上回講到,趁着年尾學習自製啤酒,打算兩星期之後,在農曆新年招待朋友。製作到最後的步驟,老師問:「你想製作甚麼味道的啤酒?」

啤酒,原來不只是啤酒味,她拿出玫瑰花乾、薰衣草、荔枝乾、話梅等等香料,讓我們直接放入熬煮好的麥汁中,繼續煮。

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原來喜愛啤酒的人,對啤酒的味道十分講究。例如最近流行的「白啤酒」,不經過濾,啤酒的顏色較為混濁,所以被稱「白」啤酒。這種啤酒的製作過程減低了苦澀味,而且帶有果香。還有比利時修道院啤酒,是深褐色的,使用較高比例的麥芽,酒精比例高達7%至9%,質感厚實。味道充滿果香,其後還有少許肉豆蔻和百里香的餘韻。

濃度最高的,就是簡稱IPA的印度淡啤酒。這其實是英國生產的啤酒,運往印度供當地的英人飲用。為了防止發霉,大量加入具防腐作用的啤酒花,並提高酒精濃度,所以濃厚並稍為苦澀,質感卻特別厚重,啤酒老手十分喜愛。

最後,我選擇了荔枝加話梅的組合,一大鍋酒中放入幾顆「吊味」,就能達到接近白啤酒的果香。大家一邊製啤酒,一邊品啤酒,未到下課時間已經微醺。兩星期後,就知道是否釀製成功。

(啤酒的學問‧二)

(本欄逢周二、四刊登)

撰文: 張宏艷 資深傳媒人、資深港媽
欄名: 每日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