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手工造紙 製簿傳承記憶

發佈時間: 2017/01/20

在智能手機、電腦盛行的「無紙化」年代,造紙無疑是夕陽行業。讀設計的楊慧看中紙張具有不同可能性,去年初毅然創辦網店「水木研社」,專賣手製紙品。她更將廢棄「紙尾」升級再造,告訴大眾:「用紙都可以很環保。」

27歲的楊慧(Because)在理大讀平面設計出身,她開始造紙,全因要「交功課」。「當時校舍較偏僻,便諗到利用大自然環境,以撿到的樹葉枯枝設計校慶海報。」一次嘗試讓她發掘出紙的不同可能性,亦可以很有個性。「紙亦很安全,不會因壞機無晒資料,亦不易意外洩露秘密。」

收集廢紙重製

說到用紙,容易讓人聯想到「浪費地球資源」,Because卻將衝突巧妙化解。「除收集紙廠棄用的紙尾、學生的校簿重製,亦鼓勵客人用來記錄特別內容,如旅行感受等,非用完即棄。」她笑言,用紙本身亦非罪惡,惟工業化造紙過度伐木,才打破平衡。「我去台灣學藝時,師傅令我學識手工造紙數量有限,且只用生長速度快的植物作原料,和自然是互相扣連。」

她近日的得意之作,要數為新人製作的環保喜帖。「好多人無細睇就丟棄張喜帖,以環保紙製作,最少可減少浪費新紙。」而Because印象最深刻的,是為喪子母親製作紀念相簿,感覺助她保留對孩子記憶是「做了件好事」,未來亦擬研發日程簿、密碼簿等可記錄個人記憶的產品。

友人力撑創業

Because坦言創業路不被看好,「好多人說現時入行是死路」,面對要處理的推廣及行政工作亦較她想像多,有違當初辭工全職「專心造紙」的想法。「家人亦非特別撑我,幸有朋友支持,需要工具或人手時,只要開口都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速成學藝 探索新物料

造紙有不少學問,Because曾多次赴外地拜師精進技術,包括到台灣及新加坡學習製紙和書本復修技巧:「台灣師傅是當地造紙廠第三代傳人,經fb朋友圈中聯繫到;新加坡師傅則是來香港參觀師祖展覽時,機緣巧合結識。」因每次學藝僅有數日時間,她笑言像返工般,需爭取時間密集學藝。「最重要掌握身體感覺同竅門,回港後自己多做就好。」

Because造紙亦不時有新猷,她曾與本地咖啡店合作以咖啡渣製杯墊,又收集豆奶及牛奶盒升級再造:「造紙最重要纖維長才耐用,牛奶盒就符合這條件,很多物料都靠自己不斷試。」

攝影:冼偉倫

記者: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