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傳授會計女強人上位之道

發佈時間: 2017/01/20

畢馬威3位女合夥人,分別於香港稅務學會、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及香港會計師公會身居要職,不約而同認為生於香港很幸運,只要願意投資時間於工作,主動積極,女士們一樣可踏上青雲路。

楊嘉燕-自薦駐內地不怕做怪獸女孩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楊嘉燕(Karmen)曾被視為「怪獸女孩」。事緣Karmen入行3年後,當時計劃轉型,舉手表示想到內地發展,適逢畢馬威有意開拓中國市場,遂決定轉工。在上海期間,她日日去稅局與官員打交道,幾乎每個人都認得她就是那個經常自薦要回內地學習的「怪獸女孩」。Karmen指,在香港的體制內,未必有機會走到最前綫。

主動積極 致勝關鍵

在外人眼中,專責稅務的會計師只需報數及填表,但她反駁:「做稅務不是填表,必先清楚客戶業務是甚麼,提出獨到見解。」她舉例指,曾有內地公司有意入口新西蘭食物,本來計劃在香港成立貿易公司,因本港稅率低,稅制亦較簡單,但經過詳細分析後,她反而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建議:直接在新西蘭開公司,跳過香港,最終獲客戶接納。

Karmen認為,學業成績不代表一切,主動積極才是人生致勝關鍵。她指,會計行業是一個「努力後會知道自己可以去到甚麼位置的行業!」

葉嘉明-拒做機械人跑步覓私人空間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會長、畢馬威(審計)合夥人葉嘉明(Alice)就讀工業中學,中一開始已接觸會計,不僅覺得記帳很有趣,甚至認為數字會說故事,故很早就立志成為會計師,大學畢業後加入當時仍是「Big 6」的會計師事務所,至今未有一天覺得沉悶,笑言自己是「命中注定要做會計」。

早着先機 尋找機遇

她認為財務報告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間公司的記事簿,接觸不同客人,可比其他人更早知道哪些地方有商機,如在社會熱議一帶一路前,行內人6年前已在討論哈薩克。

Alice直言不會否認會計行業工作量大,但自己絕不做機械人,盡量不會讓工作剝奪自己的私人時間。她近年養成街跑的習慣,一星期有4至5天時間早起跑步,每次跑5至6公里,連出差都會帶上一雙跑鞋。她笑言,跑步除有助減肥,更令她擁有真正自由的空間及時間,「感覺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會計機械人。」

張頴嫻-設清晰目標滿足感來自工作

大學畢業後,2016年度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畢馬威(審計)合夥人張頴嫻(Ivy)與一般年輕人無異,沒想過自己會「一世做會計」,甚至在同一間公司工作逾廿載。Ivy指,自己當時只有一個短期目標,就是取得專業資格,故在理工大學完成會計系學位後就加入畢馬威,慢慢發現工作內容適合自己,亦找到滿足感。

Ivy指自己會花7成時間於工作,因覺得有滿足感,可獲得不同人士認同。她認為,時間管理就像投資,要先找到自己滿足感的來源,再按此分配時間。自己的滿足感則來自工作,並參加各樣公會活動,接觸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

無懼AI 入侵職場

隨着科技發展,人工智能及自動化入侵職場,但Ivy認為毋須過慮,因閱歷及針對性的獨到意見無法取替,有些分析及判斷仍需靠人類處理。她指科技令工作效率提高,例行公事可用科技解決,反令會計師有更多時間處理其他增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