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黃雅麗

特朗普的算盤打不響?

發佈時間: 2016/12/02

「狂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可以說是一場高科技間接造就的政治換代--倚賴傳統工業的「鐵鏽帶」(Rust Belt)州份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和賓夕凡尼亞州,從上次總統選舉支持民主黨中倒戈共和黨,結果扭轉預期,造成舉世譁然的「黑天鵝」事件。

美國的傳統工業州份並沒有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太多好處,相反,工廠倒閉、產業外移、大量技術工人失業,令居民的生活大不如前。特朗普重振美國工業的訴求,深得這些憤怒選民的歡心。但問題是即使特朗普上任,美國工業回歸本土可行嗎?《MIT Technology Review》用一部iPhone手機回答這個問題。假設蘋果電腦響應特朗普呼籲,把iPhone生產基地搬回美國,以下是三種可能性:

一、組裝工序回歸美國。一部售價749美元的iPhone 6S Plus,估計全部零件成本約230美元,但組裝成本非常卑微,僅為4至10美元。更重要的是,組裝零件所聘用的人手,僅佔蘋果160萬外判工人的一小部分。即使蘋果把全部iPhone的組裝統統搬回美國,售價有機會增加約5%,但對就業的幫助十分有限。

若不止組裝,蘋果把零件製造也搬回美國?蘋果在全球共有766間零件供應商,絕大部分位於中、日、台。目前因零件供應與組裝地區接近,節省不少物流成本。若僅組裝工序回歸美國,零件的運送成本將增加;美國自行製造零件最終或可減省物流成本,但必先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購置製造零件的機械!否則,美國工廠無法保持目前中國工廠的效益,一部iPhone的售價可以貴上100美元。

終極方案:不止組裝和零件,連原材料的生產都回歸美國可行嗎?一部iPhone含75種元素,當中不少屬稀土,而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的85%。換言之,美國想100%不假外求地生產iPhone,根本不可行。

也許僅以iPhone為例代表性有限,但今日的工業和30年前的大不相同。即使特朗普能逆全球化之潮流讓美國的工業回歸,但工廠以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取代人力的科技革命,他如何扭轉?最終搶走鐵鏽帶居民飯碗的,不是中國人而是機械人。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雅麗 《創業大時代》作者、Central Exchange CMO
欄名: 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