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可以為我做甚麼?

發佈時間: 2017/01/23

特首可以為我做甚麼?

現有四人宣布了參選下任特首,大部分沒有投票權的香港人沒有興趣研究誰人「打得」,或誰比誰更「打得」,只想問特首:What can you do for me?(你可以為我做些甚麼?)

普羅市民會要求下任特首做到「貼身」、「貼地」,即是「到位」、「實際」。不少選舉過程,無論如何站在道德高地,冠冕堂皇,其實只是一場辯論比賽,甚至是一場——吵架。

若此,只要安排四位準候選人在一間房內閉門辯論已可,既不准傳媒報道,辯論內容又不准外洩,因為在傳媒咪牌前、鏡頭下,政客個個都會做戲,例如長毛梁國雄,沒有傳媒在場,他會文靜得多。

要求參選人閉門辯論當然是妙想天開,但那些政改、23條立法這類議題或方案,真是大部分港人想聽的政綱內容?民生才應是最大的關注,普遍港人都希望想聽到:下一屆政府如何搭個台,甚至搭條橋,讓每個香港人演好自己的一台戲。

選特首,要先看各候選人的政綱。今屆有權投票的選委,多會以自己的利益為先:有些重政治利益,關心政改多過食飯,因為他們衣食無憂;另一些也衣食無憂,卻更看重實際利益,希望繼續有更多利益。

而大部分沒有投票權的小市民都會關注飯碗:有些不夠飯食,有些則為「How to make my "rice bowl" bigger, fuller, better?」(如何令我飯碗更大、更滿、餸菜更豐富?)而費煞思量。

港人(包括筆者)都說香港住屋是一個大問題,不過,若看看仍有不少人願花幾百萬元去買一個不足200呎的住宅單位,那是否也要對熾熱樓市負上推波助瀾的責任?

房屋、醫療、就業、教育都是放在香港面前的四大民生關注,以上談了「飯碗」(就業),並不代表醫療、教育等不重要,但是最少會比政改、23條立法更加貼身,也比任何政綱中一些口號又或虛無縹緲的承諾來得更加實在。

上述提及的四大民生關注,不乏社會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尤其房屋一直是港人生活最大難題,上車難困擾的不但是年輕人,更要他們的上一代一同操心。而剛才一直提及的就業問題,關鍵在經濟政策的制定,將影響本港未來的經濟發展,以及能否重拾競爭力。

我們希望所有參選人的政綱,都會讓港人看到他/她當選後,可以為每一個港人具體做些甚麼,又可以為所有港人具體做些甚麼。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