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退休保障應各取所需

發佈時間: 2017/01/23

退休保障應各取所需

上周三,特首梁振英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作為財務策劃顧問,我們最關心的,當然是有關退休保障和安老方面的政策,而當中最具爭議的,肯定是擾攘了多年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

結果,這份施政報告也用了一定篇幅着墨安老政策,但對於部分人士強烈鼓吹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政府似乎未有最後定案,但從今次進一步增加對較有需要長者提供額外生活津貼來看,我相信,政府已經有明確方向,就是不會實行那些不問貧富,劃一份配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而是將資源更好地運用於有需要的長者身上。

以下是施政報告關於退休保障的原文:「長者有不同的退休需要,部分人須倚靠社會保障,部分人只需一些生活補貼,其他人則能自給自足,因此,退休保障不應一刀切。如果政府不論貧富地向所有長者提供劃一的退休金額,只會分薄有需要長者可得到的支援。」

作為一個財務策劃顧問,我絕對贊成以上觀點。香港從來都不是福利社會,過去香港的成功,有賴我們上一代人努力打拚的結果,我們絕對需要向這些長輩致敬。

一刀切全民保障 難免要加稅

不過,我們是否需要以一刀切形式,向所有長者發放退休金呢?還是將資源集中於有需要的長者身上呢?實在值得大家思考。而且,如果要實施一刀切的全民退休保障,也無可避免地要加稅,這跟香港一向奉行的簡單而且低稅率的稅制背道而馳呢!

今次的施政報告提出,循兩方面優化「長者活生津貼」,包括新增一層高額援助,向資產不多於14.4萬元的單身長者,或資產不多於21.8萬元的長者夫婦,提供每人每月3,435元津貼,較現行的長者生活津貼2,495元高出3成多。

此外,政府建議放寬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單身長者由下月1日生效的22.5萬元,上調至32.9萬元,長者夫婦由34.1萬元,上調至49.9萬元。

明顯地,以上兩項優化措施,已經向「按實際需要協助長者安老」的方向再跨前一步。但到底全民退休保障建議是甚麼一回事呢?原來,香港現時的退休保障主要以三根支柱為基礎,一是強制性公積金;二是政府提供的保護網,包括綜援、生果金,以及長者生活津貼等;三是市民自己的儲蓄。

但強積金只涉及一眾打工仔,沒有工作的人士,例如家庭主婦等便沒有強積金;至於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等等,則需要資產審查,尤其是綜援,審查更為嚴格。

自行規劃將來 不能依賴政府

因此,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認為,社會在退休保障方面,仍然欠缺周全。於是,政府曾經委託港大學者周永新博士就香港的退休保障發展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根據建議,政府可以考慮設立「全民老年金」,向65歲以上長者提供每月3,000元津貼。政府會撥出500億元作為啟動基金,但同時會向全港僱員和僱主徵收新的薪俸老年稅。

這個稅種分四級供款:月入少於6,500元,僱主供款月薪的1%;月入介乎6,500元至10,000元者,僱主和僱員各供月薪的1%;月入介乎10,000至20,000元者各供1.5%;月入20,000萬元或以上,則各供2.5%,月入以12萬元為計算上限,即最多每月各供3,000元。

對於這個「免審查、全民劃一金額」的退保方案,社會上一直有很多爭議,有反對的人認為,公共資源應該投放於最有需要的長者,也有人反對作額外供款或徵稅。

姊妹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我們應該為自己將來的退休打算,無論政府推不推「全民退休保障」,我們都應該自己好好規劃將來的退休生活,不應該等政府的接濟或支援。(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