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物沉煲底

發佈時間: 2017/02/03

「傳承惜食」計劃的「家家惜食,減減廚餘」活動,到訪各區的家庭,邀請他們量度晚餐產生的廚餘,同時探究廚餘的源頭。結果發現有個別家庭在採取多項惜食措施後,仍然產生相當重量的廚餘,這很可能跟飲食習慣有關。

以一個每晚享用「三餸一湯」的家庭為例,就算吃光桌上的飯餸,也不等於將廚餘全部消滅。為甚麼?因為還有湯渣。以紅蘿蔔瘦肉湯為例,當中的豬骨固然難以食用,但紅蘿蔔和瘦肉是仍可食用的,不過不少家庭就予以丟棄。

很多家庭沒有吃湯渣的習慣,主要因為湯渣的味道或口感欠佳,較桌上的主菜遜色。其實只需在食材和煮法上作出小改變,便能把味淡的紅蘿蔔和口感粗糙的瘦肉,提升到能與主菜媲美的水平。例如縮短紅蘿蔔在鍋中煲煮的時間,有助減少紅蘿蔔的味道流失,保持甜味;而以豬𦟌肉代替瘦肉煲湯,就能撈出一道軟滑味甜、出得廳堂的豬𦟌。某些湯渣更能重用,製成其他惜食菜式。

平時沒有吃湯渣的朋友,可以嘗試以湯渣做餸。假如發現湯渣不合口味,可以針對口味改變材料、烹煮方法和配合其他食材,實行一煲幾味,慳錢又惜食。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惜食達人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不但是關鍵環節,也是世界潮流所趨
欄名: 傳承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