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業主租客 家居保險各不同

發佈時間: 2013/04/16

近年我認識的一些中產家庭,因為家庭成員出現變化(例如添丁,令到居住面積不夠;或子女考上別區的學校而要搬離原來居住的地區等等),原本都打算換樓的(主要是買大一點),但因為過去一年樓價急升,一方面家庭收入跟不上樓價,付不起首期,再加上政府遏抑樓價的辣招,間接癱瘓了樓市成交,都令到他們要按兵不動。

最後,很多都是採取以下的折衷方法,就是將自己本來的物業放租,而自己則在其他地區再租另一物業自住,變成涉及了兩個物業,即一個自置物業,另一個租用物業。

家居保險轉到新居

「過去聽妳說,家居保險很重要,所以我以前的自置物業已買了家居保險,但現在搬了去租用的單位,是否也應該買一份呢?」Peggy那天打電話向我查詢。

她剛因為兒子考上別區的中學而要搬家,自己原本的單位則放租。

「其實,妳將原本自置兼自住單位的家居保險直接轉到新地址便可以了,不用再買一份新的家居保險。」我告訴她,只要新租住的物業符合保險公司的承保條款,例如樓齡不是太舊,或沒有管理設施的村屋等等,一般都會接受,而且手續十分簡便。

「不過,我們常說的所謂家居保險,主要是指家居財物的保障,如果妳出租了自己的物業,該單位理論上沒有屬於自己的財物,家居保險對妳的作用便不大,反而樓宇結構保險(俗稱火險)會更適合妳!」我提醒Peggy。

自購樓宇結構保

「樓宇結構保險?到底是保甚麼呢?」

「顧名思義,這是保障住宅樓宇的結構,因火災、爆炸、水管或水箱爆裂及颱風所引致的損失,而樓宇結構則包括建築結構、地板、牆壁、瓷磚及門窗等。」

「我知道,部分大廈或屋苑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會替整幢大廈或屋苑購買這類樓宇結構的保險,但這是一份主保險單(Master Policy),因此,墊底費一般會較高,而且,自行購買樓宇結構保險,還可以附加業主法律責任保障,令妳收租也收得安心呢!」

「那麼,這種保險是怎樣購買和怎樣計保費呢?」

「樓宇結構保險一般是以單位的重建費用作為投保額,保費則按投保額再乘以一個保費率。至於重建費用,一般會以樓價的三成作為參考基準!」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