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廣告強人講投資 股樓唔熟唔買

發佈時間: 2017/04/07

廣告人曾錦強2012年告別跨國公司高薪厚職,毅然創業,將公司三分一利潤分紅給員工,自己的人工卻是從前做CEO的三分一。這位好老闆的投資最高原則,是「以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回報」,因此他堅持投資熟悉的項目,唔熟唔買,股票主要買盈富基金,不費神研究個股;收租樓只買熟悉的地區,不花時間睇樓。

曾錦強1989年在中大統計系畢業,1999年已成為最大媒介廣告公司傳立香港的董事總經理。當時坐擁高薪厚職的他,理財路上沒甚壓力。

豈料一個錯誤決定,令他慘墮財務危機。1997年8月曾錦強以770萬元買入康怡花園一個單位,「當時是全屋苑第二貴成交,一年之間已經跌3成,之後再不斷跌。」買入單位一年後慘成負資產,這段經歷對曾錦強理財大有啟發。當時若壯士斷臂賣出單位,即使變賣所有資產及儲蓄,還欠銀行300萬元!「自己做了十多年工作,完全沒累積到財富,還倒蝕300萬元,每年要儲30萬元,10年才平手。」

初買股 人棄我取博翻身

當時他定下一個很「大想頭」的10年財務目標,「以當時的薪水計,即使10年內不穿不吃不喝也辦不到」,因他發現單靠儲蓄,並不能解決財務困境,於是便買書學投資,詳細研究公司年報。2001年他人生第一次入市買股票,恰巧發生「911恐襲」,他估計對股市只是短暫衝擊,認為是難得的投資機遇,故放膽「人棄我取」博翻身,大手掃股票。他當時買入中國石油、吉之島(現稱永旺)、嘉華建材(現稱銀河娛樂)等股票。到了2002年,他見股票獲利不俗,累積到約200萬元的買樓首期,又見當時心儀單位的供樓支出每月只需1.9萬元,租金收入竟有2.5萬元,現金流有賺,於是將股票套現,買多一個單位收租。到了2003年沙士,曾錦強當時也不敢出街睇樓,但相信仍是投資機遇,於是再次大手買股,2003年底才出動多買一層樓收租,「我翻身主要靠這兩層樓,扭轉負資產命運!」香港樓價在沙士後谷底回升,曾錦強定下的10年財務計劃,8年時間已順利提早達標。

只揀近水樓台 大型屋苑

這位廣告強人分享自己的投資原則,是以最少時間得到最大回報,「我正職做廣告,應該花最多精力時間在業務上,而非投資上!」所以他多年來買樓收租,只選自己居住的地區,因為熟知區內環境,不用費神研究,也容易找到筍盤,「因我清楚其景觀方向,試過完全沒睇樓就買樓,因為大概知道是甚麼單位,又跟Agent熟稔,知價便可入市。」他又只會投資在大型屋苑,因成交量大,較易知道最新價格變動。

曾錦強坦言自己負資產後花了很多時間看年報研究股票,其實並不值得。現在他的股票組合有7成是買盈富基金,認為回報跟大市掛鈎便足夠,甚少出出入入,「捕捉低位買已足夠,不用花太多時間。」現時他只睇大市,不再逐隻股票研究,平日專注事業和家庭,他每周只花1小時打理投資。原來他在這1小時「做回老本行」,利用統計系所學,將恒生指數的移動平均綫、波動性等輸入統計模型,幫助自己投資盈富基金,判斷買賣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