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禁帶計數機入公開試場 1980年前考數理靠查「字典」

發佈時間: 2017/06/07

計數機是公開試應試必需品,但在1980年前,原來考生都不能帶計數機入考場,要完成複雜的運算,要靠考生翻閱「四位數表」,相當費時。而在電腦未普及的年代,本港公開試證書上的中文姓名,都是以人手用毛筆抄寫,10名繕寫員要在1個月內寫完10萬份證書。這些公開試的歷史點滴,市民可在今起舉行的「專業考評40年特展」重溫。

考生不能把計數機帶入考場,遇上多位乘數,甚至sin、cos等題目,就需要動用到四位數表。上世紀80年代前,考生都需像查字典般,翻開四位數表找對應數值,再計算答案。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總經理溫德榮指,當年備有10多萬份四位數表,即時在考場發給考生,而考生從初中起就需學習使用四位數表,直到1980年考生獲准使用計算機後,才被取代。

證書上姓名以毛筆手寫

同樣不敵時代巨輪的,還有繕寫員這職位。原來當年考生證書上的中文姓名,皆要用人手以毛筆抄寫。考評局考試系統組經理張美玉憶述,由於證書不能帶走,獲聘請的繕寫員每天需在同一房間抄寫,平均約10人在1個月內須寫完逾10萬份證書;若有瑕疵,或吹乾過程中弄花,就需重寫。

蔡熾昌在考評局任職秘書長12年,任內最深刻的一件事,是1996年中文科考試題目要求考生撰文宣傳中國傳統節日,很多考生都選擇了中秋節,且內容近似,調查後發現文章來自補習社範文,「當時需人手抽出回答該題目的答卷,再逐句比較,判斷是否背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