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與廖本懷

發佈時間: 2017/06/16

華富邨與廖本懷

香港早期公屋有四大天王,分別是北角邨、蘇屋邨、華富邨和彩虹邨。隨着時代改變,北角邨已被拆除,蘇屋邨亦被拆卸重建。舊蘇屋邨被完全拆去實在可惜,因為它是香港建築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大型公屋建築群設計。它的整體規劃由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負責,再邀請其他四位建築師加入,因此蘇屋邨既有整體布局的完整性,亦有建築設計上的變化,它是公屋史上唯一以此形式設計的典範。

華富邨是香港建築史上另一個經典,負責的主建築師是香港首位華人政務司廖本懷先生。廖本懷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到英國再修讀園林建築,因此他設計的公屋有着與自然環境的配合,園林與建築並重。華富邨建於1963-1968年,目標是要建成一個低成本公屋群,可容納五萬多人居住,相當於當時一個英國小鎮的人口。廖本懷的設計配合了華富邨依山面海的環境,建築配合地勢,高低有序,讓大部分的單位都可以面海。

廖本懷說︰「我不想建造一個石屎森林,而是一個讓五萬人都能活得快樂和方便的社區,亦要保持該地的特色,滿足人的需要,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看見樹。」他的設計是為了建立一個有凝聚力的社區,提升人的生活空間質素,並非只提供數字上的滿足。我們訪問廖建築師,講及華富邨時他便非常雀躍,細說他如何以一位家庭主婦的角度來設計,如何以雙塔式的設計提供經濟效益,亦增強鄰舍之間的守望相助。

當時的華富邨是嶄新的建築形態,應當時環境和人的生活需求而出現,孕育了日後美孚新邨等私人高密度居住建築群。屋邨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山上的雙塔式及山下的板塊式,把山上山下串連起來便是中心的社區公共空間,有酒樓、街市、郵局、圖書館等。

華富邨還有很多創新想法,例如把老人住屋置於幼兒園上面,在公屋提供停車場。這裏既有背山面海的居住空間,亦有屬於共用的社區空間。我們訪問那裏一些居民,大都為此居住環境而驕傲。有人說華富邨的風水很好,我想其中的原因是建築師配合了該地的風與水,讓人住得安心快樂。

華富邨是香港及世界建築史上很重要的一個高密度建築群典範,若如之前的蘇屋邨般完全拆掉,實在是太可惜了。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翠兒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