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專家揭融資失敗原因 港初創缺老闆思維

發佈時間: 2017/06/16

經歷過種子、天使輪融資,香港的初創往往未能跨過A輪的死亡谷。有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創辦人分析,香港初創無法取得融資的3大「死因」,是欠缺老闆思維、目標市場太小,以及欠擴展業務的詳盡計劃。他提醒創業家切忌過於詳盡解釋營運細節,卻忽略提供業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的重點數字。

初創踏入成長期後,開始擴大交易額,需要得到VC下一輪的資金投入,但本港初創要得到A輪或Pre-A輪的融資相當困難。VC概念資本(Mindworks Ventures)投資本港多家初創,包括今年初完成2.3億港元B輪融資的Lalamove,其創始合夥人張瑞祺坦言,香港創業家不懂VC的遊戲規則。

須列出量度表現指標

他解釋,香港創業家欠缺老闆思維,跟VC投資者會面時,經常詳細解釋營運細節,但投資者沒興趣深入了解,相反最關心市場潛力有多大、初創業務KPI如收入、盈利、用戶數量等目標數字,具備老闆思維的創業家能集中講重點數字,並交代達至目標數字的方法。

張續稱,VC甚少首見初創便決定投資,至少持續監察3、4個月,故初創的投資建議書上必須清楚寫出用甚麼作KPI,及其計算方法,讓VC可量度初創的表現,但本地初創欠缺相關知識,不知甚麼是LTV(Lifetime Value per Customer,客戶終身價值)、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戶獲取成本)等指標。假如初創是做互聯網生意,像網購時裝品牌Grana般,他要求量度精準至每秒的實時生意額。

鎖定的市場太小,是另一項令VC卻步的原因。張稱,初創如聲稱要做全香港或全台灣最大,或許可打動天使投資者,但不適用於VC,因VC要求100倍回報,「要做便要做全中國甚至亞洲最大」。

VC必定會問初創拓展市場的計劃,如張瑞祺會考驗創業家︰「假如公司現在進軍一個城市,我給你100萬美元和1年時間,你如何將資金變成10倍、100倍回報?」創業家要回答出每1元所花的用途,可惜非人人有如斯準備。其公司遂連同4間VC共同成立名為Betatron的加速器,教香港早期初創如何得到VC融資。

掘出好初創 要夠膽All In

現時部分風險投資基金為了分散風險,同時投資逾100家初創,每家只投資少許金錢。同為風險投資者的概念資本創始合夥人張瑞祺表明不認同此做法,因基金無法同時管理大量初創,亦會拖累投資回報率。

他形容風險投資者如啤牌玩家,「找到間好初創,就像得到3條煙士(Ace),一定要夠膽Push all in(全部押上)!」故他寧願整年也不投資一家初創,待找到一家好公司後,就將所有資金投放下去,助初創擴大規模、進入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