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三招建議 優化房策

發佈時間: 2017/07/07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連日來表示,將成立由專家領導的小組,在社會辯論和探討未來的土地供應來源,另外亦談到年輕人置業等問題。

唐榮上周「3個簡單指標量度林鄭房策績效」一文中指出,建立土地多方平台應屬特首所提,至於港人首置上車盤及自置居所比例,應該需要一段時間醞釀。唐榮還有一些提議︰

運輸與房屋 顧此失彼

前特首曾蔭權管治年代,運房局被評為忙於交通基建,疏忽房屋問題,結果引發公私營樓供應斷層問題,亦被視為推升樓價的其中一個主因。到了前特首梁振英年代,房屋問題被高度重視,運房局傾力增加公私營樓供應,不過運輸問題頗多,難免顧此失彼,高鐵問題滾雪球式爆發,運房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了解,上屆政府曾有意在開局之初把運輸與房屋局分拆,運輸獨立成局,然後房屋與發展局合併成一局,新安排可以把土地供應、公私營房屋由一局全權掌控,施政上更集中,不過最後未有成事。

林鄭過去曾擔任發展局局長,應該深明房屋與土地工作分拆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可能的情況下,她願意重組架構嗎?

公布投標價 「市民安樂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曾接受《經濟日報》的專訪,當時先有去年的啟德天價地,再來今年的鴨脷洲樓王,她當時指出,希望提高賣地透明度,讓市民有更好的市場信息。她指,政府賣地自然由出價最高的競投者中標,但考慮可以在不具名的情況下,公布其他發展商的出價,讓市民掌握是勝標者「志在必得的天價」,還是市場普遍認為值得的價錢,屆時「市民的心(就)會安樂點」。

類似的意見唐榮亦曾向相關官員提出,亦即公布土地招標結果時,除了公布得標價格及發展商外,亦可同時公布不記名的排在第二、甚至第三位的投標價格,如果得標價與第二位的價格相差極大,便可以解讀為投得的發展商志在必得,大幅拋離普遍發展商出價的水平。

有市場人士擔心此舉會造成撻訂流標,因現時賣地繳付的落標訂金有限,如果全數公開標價,若第一標價遠較第二標價高出極大價位,高價投得的發展商或會棄購,寧失訂金撻訂,待重新招標時調整出價,有機會省下大筆地價。林鄭初登場,會否把競選時的構想實現?

一手條例檢討?

2013年實施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至今逾4年,基本上運作正常,明年踏入5周年,一手銷售因應條例、市況等等都有一些變化,特首可研究向各持份者蒐集意見,看能否優化及修訂,唐榮聽聞實行以來,仍有不少意見反映,舉例像樓書的印製及派發造成嚴重資源浪費?站在買家立場,個別新樓宣布推出價目表的批次單位,與開售單位的不同理解等等。可以預見,未來數年市場主流都是一手樓盤,讓一手銷售環境進一步改善,應該能取得廣泛認同。

撰文:《經濟日報》專家樓論作者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