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胡孟青

機械人時代的 電子支付大潮

發佈時間: 2017/07/12

科技發展,人工智能抬頭,機械人代替人類工種趨勢難變,說30年後的事已太長,就算未來5至10年,巨變的結果都存在充滿挑戰與機遇。

其實,我們已毋需要關注甚麼機械人時代的來臨,就算沒有這群電腦程式支配,亦沒有情緒的小機械,在日常生活的演變過程中,隨着發展及潮流,很多工作都可能在短期內被進一步淘汰。收銀員就是一個好例子,實體貨幣的式微,電子支付的大潮流下,就算本港個別連鎖店,部分都已開始要顧客用按扭及電子支帳落單。

短期而言,社會要面對一個沒有實體貨幣交易的時代的降臨,除了方便外,說得更直接,愈多電子化支付的市場,就愈容易被標籤為新經濟發展進步,這亦是一個重大誘因去促使推進無實體貨幣化的電子支付市場。

目前,現金仍然佔據全球八成半的總交易額。可是,在很多城市,現金作為日常交易的使用,已經行到了盡頭,取而代之是電子支付比重的上升。

看過一些資料,以瑞典為例,算是西方社會中最不歡迎現金交易的地方;很多商戶已不接受現金、部分銀行亦不寄存現金、就算向教堂捐獻,原來都可一併透過當地一個支付App進行。瑞典的支付發展,令當地自2009年起,現金的流通量大跌了四成。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胡孟青 港媽、財經評論員
欄名: 留給囝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