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 決心大 夢想更大

發佈時間: 2017/08/02

90後創業 決心大 夢想更大

90後陸續踏入職場,但不少年輕人因為工作風格不同,屢屢被評為頑劣難教。但其實年輕人充滿創意的內心,往往包含着一股改變世界的夢想;有人希望幫助基層學童、有人希望發揚傳統,也有人希望為他人鋪上一條成功路。這種改變世界的理想,正在為90後打開一條不一樣的人生路。

問功課App 低收費學大智慧

不少父母擔心子女成績,不惜一擲千金於補習班上。4名90後看準補習市場商機,推出全港首個小學生問功課App,安排導師一對一回答問題,每月收費最低58元。

坊間補習班收費愈來愈貴,他們冀其平台有助降低補習支出,讓低收入家庭及跨境學童享有質素的補習,更希望將來攻中學補習市場推出視像教學,並向亞洲鄰近地方發展業務。

90後梁嘉駒(Dean)自小在功課輔導班長大,讀書期間曾當補習老師,見證補習班收費不斷上升。他在大學畢業前一年已萌生網上問功課念頭,前年6月跟3名拍檔參加理大創業比賽,結果獲得40萬元起動基金,並加入科學園培育計劃,成立網上問功課平台Dr Coach。

月費最平$58 首3頁free

起初,為試市場水溫,他們先透過WhatsApp及WeChat作小學生問功課平台,月費500元任問任答,只限晚上6至12時。而平台初開設時較多人問常識科,至今則專攻中英數。

至去年10月,Dr Coach推出本港首個小學生問功課App,服務時間亦增至24小時。收費方面,現時設有每月首3頁問題免費,月費則分三類,由58元至438元,可解答10頁至80頁問題。

不過,他們最想的是吸納低收入家庭及跨境學童,前者因收入難以負擔補習班,後者則難在放學後留港上補習班,他們希望平台讓學童們可享有相對便宜,但同樣有質素的補習服務。

望助基層童跨境童學習

學生每次須透過App,選擇發問中文、英文或數學問題,系統會挑選合適導師來回應,而學生每次發問僅限1張照片,內容為1頁最多20題的功課,學生可透過打字或錄音問功課。

雖然非面對面教學,但平台導師亦有教學原則,不會直接向學生提供答案,要逐步令學生通曉。Dean以1頁20條題目為例,大多數學生完成功課,再交由他們核對,過程一般只須花2至3分鐘。

嬌滴滴女生 設計雄赳赳西裝

愛美女生想當時裝設計師、擁有自己的時裝品牌,這樣的故事聽過千百遍,90後黃婷欣(Tanya)的故事卻有點迂迴。

Tanya嬌滴滴,說起話來柔聲細語,這位1991年生的女生,卻是西裝專門店The Hackney掌舵人,專為客人提供全人手訂製西裝(bespoke)的服務,瞄準young professional市場。

Tanya跟許多女生一樣,因為愛美、愛着靚衫而入讀時裝設計,一心向着夢想進發,「媽咪好鍾意幫我襯衫扮靚,我細細個已夢想當fashion designer,考完高考入讀理大時裝設計Higher Diploma。最初是充滿熱情的,但愈讀愈發覺夢想破滅,因為香港的時裝發展空間實在有限。」Tanya嘆氣。

不滿訂造貨差 決心開舖

Tanya成績優異,畢業禮時被選上參與畢業catwalk show,但她仍對香港不抱幻想,一畢業就帶着行李到英國學藝,「讀了兩年Higher Diploma,我始終想完成學位課程,於是到英國繼續讀時裝設計。」Tanya擔心設計證書與前途不掛鈎,故回港前又多讀一個商業碩士,「我明白香港是金錢世界,有商業資格會較易搵工。」Tanya邊笑邊說。

直到2014年,她回港加入本地老牌高級百貨公司做辦公室內勤,然後一直留意香港時裝發展走勢,意外啟發她的竟是一次購物經驗,「有次跟前男友到新式的裁縫店訂造衫,幾千元貨品質素卻很差,很氣憤香港的西裝市場質素竟如此參差!」

Tanya用商業眼光,同時觀察到香港男裝比女裝有更大發揮空間,「西裝是一門專業學問,而西裝在英國所有人都可以carry的日常服飾,而我也曾學過造西裝,算是專業,所以想從西裝入手。」

趁後生盡博 將技藝傳承

夢想回溫,還要多得現實作推手,當時的Tanya薪酬微薄,迫使她急切考慮前途,「讀完碩士回來,份履歷都幾好,但人工只有11K,升職無望;我家又是單親家庭,媽媽日後靠我了,我想趁後生博一博。」年輕人在香港創業舉步為艱,Tanya坦承感謝媽媽作後盾,「我們不富有,媽咪好明白在香港打工無前途,她是用養老金幫我開舖的。」Tanya於是日做16、17小時,事事親力親為不敢怠慢。

見證過許多衣不稱身,Tanya便在店裏開辦西裝教室,教授客人如何品評一套好西裝,一方面讓客人提升品味,一方面也將傳統工藝傳揚開去,「我們店裏的上海師傅常常說,如這10年拯救不了裁縫業,就沒有人承傳下去了。」

「夢工匠」追夢 建手作網銷平台

標榜個性和獨特的手作品牌在香港如雨後春筍,但手作畢竟跟主流消費仍有段距離,當不少手作人不斷摸索發展前景時,90後牛津MBA畢業生Leo就放棄其投行正職,夥拍幾位朋友合組主打手工藝品的網銷平台「夢工匠」(Dreamory)。

他們不諱言,這平台就有如香港手作產業的縮影,如何發展下去仍需不斷摸索,但新平台至少為香港手作產業提供了多些可能性。

當文創策展人 誓成東方最強

以手工藝品作主打的網銷平台其實不乏成功例子,最著名例子莫過於Etsy。擔任夢工匠CEO的Leo希望,當手工藝品網銷平台Etsy能夠在紐約上市,在香港也建立一個類似的平台,讓人知道在文創並不興盛、金錢掛帥的香港,一樣有一個東方Etsy,除讓手作人買賣產品,也在產品的製作人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橋樑,在香港文化創意業界扮演策展人角色,探索整個產業下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有此理念,皆因牛津MBA畢業的Leo曾在一間歐資投行工作,專責創業投資,經常跟創業者接觸。他最大的體會是創業的意義在於改變一些社會上的問題,「例如我們這些本地人,似乎愈來愈難找到獨特、有故事的產品。」

創業長途賽 方向正確最重要

另一體會是創業過程應該循序漸進,打場長途賽,毋須馬上就取得100萬元,甚至1,000萬元注資並聘請100位員工一同打江山,最重要是確保方向正確。他認為即使香港手作人往往有自己網店或社交平台銷售產品,使用夢工匠這個全新平台銷售產品的誘因似乎不大,但他仍有信心,「就好像在淘寶開店的其實都有自己的網店,為何還要在淘寶開店?因為淘寶是超級市場。」

平台又標榜自己為「An Amazon For Asian Creativity」,Amazon是電商巨頭,但夢工匠的目標甚至野心,是否停留於好像Amazon般買賣產品?對此問題,Leo的答案是不,「即使是華爾街的分析師也想必沒想過Amazon會如此成功,由一個可能是專賣大學教科書的書店,變成世界性的電商平台。我們也希望夢工匠將來能容納更多可能性。」

欠老闆思維 得不到融資死因

有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創辦人分析,香港初創無法取得融資3大「死因」,是欠缺老闆思維、目標市場太小和欠擴展業務的詳盡計劃。

Lalamove創始合夥人張瑞祺解釋,香港創業家欠缺老闆思維,跟VC投資者會面時,經常詳細解釋營運細節,但投資者沒興趣深入了解;相反,他們最關心市場潛力有多大、初創業務KPI(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如收入、盈利、用戶數量等的目標數字,具備老闆思維的創業家能集中講重點數字,並會交代達至目標數字的方法。

張續稱,VC甚少首見初創便決定投資,至少持續監察3、4個月,故初創的投資建議書上必須清楚寫出用甚麼作KPI,及其計算方法,讓VC可量度初創的表現。

資料整理:陳展宏

編輯:梁偉澄

美術:大雄

相片:本報資料室

欄名: 要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