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誤墮IG投資騙局 20歲女欠款$30萬

發佈時間: 2017/08/07

近日有20歲少女為賺取3成「保證回報」,疑誤信網上騙徒教唆,向財務公司借下25萬元款項,連本帶利需償還逾30萬元。有協助的立法會議員指,自《中介人條例》立法後,騙徒轉換詐騙手法,由貼街招轉移至網上,恐更多年輕人誤墮陷阱。

現職售貨員、月入1.3萬的Mandy(化名),因家人要做手術及急還卡數,誤墮網上投資騙局。Mandy指,上月中在Instagram上發現有招聘廣告聲稱,只需到財務公司借款,即可代為投資,保證2日內賺取可觀回報,因而與自稱Ryan的騙徒聯絡。Ryan聲稱,Mandy只是幫忙向財務公司借貸,事後毋須還款,並可分到借貸總額的3成作回報。Mandy其後被帶到4家財務公司借款近25萬元;本應可獲分約7.5萬元回報還卡數,但卻受騙徒游說指黃金有升值潛力,而將款項用作買金。

網民自稱律師 圖阻報案

Mandy指,當時騙徒聲稱她是以個人名義借款,並無中介成分。到她追問懷疑騙徒何時分錢時,對方要求她再借20萬元,她因而起疑,並在網上討論區公開事件求助,卻被自稱律師的網民恐嚇她或涉及洗黑錢活動,意圖阻止她報案。協助事主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Mandy因事件連本帶利欠下財務公司逾30萬元,已就事件報警。他指有關騙案手法於網上賣廣告,為財務中介「變調」,「《中介人條例》立法後,騙徒便轉換詐騙手法。」他認為網上恐嚇事主的「律師」疑為詐騙集團的「打手」。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除非財務公司屬於不正當營運,否則借貸後,均難逃還款責任,「而過往的同類案件,事主都是被帶到合法財務公司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