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輪狀病毒引致BB嚴重肚瀉及嘔吐 3劑輪狀病毒囗服疫苗幫助保護香港嬰幼兒」

發佈時間: 2017/08/14

輪狀病毒是引致兒童嚴重嘔吐及BB肚瀉的主要病因,在香港,每年就有逾2,000宗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入院治療的個案,幾乎每名幼兒5歲前也曾受輪狀病毒侵襲。周博裕醫生指出,輪狀病毒的傳染性甚高,加上幼童免疫力弱,即使個人衛生良好亦難以阻止病毒傳播,建議家長及早安排嬰兒服用預防疫苗,以減低感染風險。其中3劑的輪狀病毒囗服疫苗可預防多種輪狀病毒,疫苗能幫助嬰幼兒對抗香港常見型號。

輪狀病毒有很多種,認識香港常見型號

在電子顯微鏡下呈輪狀的輪狀病毒,可分為多種類型,而流行型號會受地區及季節影響。在香港,則以G1、G2、G3及帶有P8的G9最為常見,在2004至2007年期間引致約98%輪狀病毒入院個案(資料來自3家香港醫院)。

傳染性高易感染,可引致嚴重併發症

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經由口糞途徑傳播,日常生活中,透過受感染的食物、物件或玩具已可以傳播。而且少量的病毒已可致病,即是良好的個人衛生亦未能杜絕感染機會。當中,大部份感染的個案都來自兒童,初生6至24個月更是感染高峰期。周醫生解釋:「幼兒免疫力較差,好奇心重,經常周圍觸碰東西及把物件胡亂放進嘴裡,小朋友間又愛互相餵食物,無形中增加病從口入的風險。」

周醫生指出輪狀病毒潛伏期為1-3日,一旦感染,兒童可能會出現嚴重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症狀,部分兒童更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失調、抽搐及休克等併發症,嚴重者更可致死亡。曾有一位感染輪狀病毒至嚴重腸胃炎的幼兒,求醫期間已嚴重脫水,並出現昏迷、抽搐情況,幸好能即時送往深切治療部,經過治療現在已經康復。

事實上,現時並無任何特定藥物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醫生只能設法紓緩症狀,如為病童補充足夠水分及控制體溫,待病童自行痊癒。周醫生強調父母一旦發現BB肚瀉、嘔吐及發燒時應立刻求醫,以免引致更嚴重的併發症。

3劑輪狀病毒疫苗幫助對抗香港常見型號,初生6-12星期接種第1劑

想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周醫生不諱言直接的方法是服用輪狀病毒疫苗。而世界衛生組織亦已認可疫苗安全性及建議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國民免疫接種計劃,以幫助減低輪狀病毒的威脅。早前中文大學研究顯示,輪狀病毒嬰兒囗服疫苗幫助預防9成香港兒童因感染而入院的個案。研究於2014/15年輪狀病毒流行季節期間進行,並收集了來自6間醫院、超過400個年齡介乎30日至5歲以下患有嚴重腹瀉的兒童個案的數據進行分析。

周醫生指出,現時市面上的輪狀病毒口服疫苗有兩種,一種需要服食兩劑,包含1種輪狀病毒。另一種需要服食3劑,包含5種輪狀病毒。其中,3劑輪狀病毒疫苗,包含G1, G2, G3, G4, P8型號,能同時針對香港常見的型號,提供直接保護,不需依靠交叉保護。至於服用疫苗的副作用,常見有腹瀉、嘔吐、發燒及中耳炎,若嬰兒對疫苗成份過敏,則不宜服用。周醫生又提醒,家長應該在嬰兒初生6-12星期安排接種第1劑輪狀病毒疫苗,以免錯過接種時限,以及在6個月大的感染高峰期前完成3劑疫苗,BB就可以獲得全面保護。

有意為子女接種疫苗的家長,不妨向家庭醫生查詢詳情,選擇合適的劑型。

預防勝於治療,家長除可考慮替嬰兒接種疫苗外,亦須注意個人及家居衛生,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盡量阻絕病毒傳播給嬰幼兒,以防BB出現嚴重肚瀉。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VACC-1225165-0000 07/17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