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台北新地標 清代城門重生

發佈時間: 2017/08/28

台北原有3個以城門命名的地標,以西門町知名度最高,其次是吃貨們最愛的東門市場,以及往自由廣場必經的小南門車站。過去極少人提及的北門,8月初重修完畢,它的重生為台北車站周邊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北門正名為承恩門,位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及博愛路的交界,是台北東西部的界處。兩年前到附近經過北門,重門深鎖,只見一堆草圍住,後方還有一道跟它相當接近的忠孝橋引橋。如今北門周邊部分建築及高架橋已被拆卸,感覺開揚得多,能清楚看到整座城門。

第一級古迹

該城門建於清代光緒10年,是目前台北市僅存最完整的清代城門建築,屬台灣第一級古迹。城門僅3層樓高,用厚磚塊交錯砌成,外層抹上灰泥作防火及抵禦槍炮。上方的方窗跟圓窗,主要作為偵察及防禦,另有極具閩南風的單簷歇山式屋頂。昔日常關的「中門」大開了,鐵門沒太破損,似是沿用舊有一道門。過去在正門前方,還有一道稱為甕城的扇形圍牆,可惜在日據時代已被拆毀。北門是一道官門,在清代凡有清廷派官員到台北城府,進城都必經此處,而平民則要走南門進出。

為慶祝這官門重生,當局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興建北門廣場,並展示其建築方式及史料,包括建門由來、開鑿工具、築材來源等,而那層層疊的裝置,正是北門建築內部構造的模樣。北門8月2日開幕當日,台北市政府相當高調,市長柯文哲還說︰「巴黎有凱旋門,台北有了北門……」目前附近只修繕了公家機構建築如台北郵局及鐵路部舊廳舍,其實撫台街、延平南路、博愛路等仍有不少日據時期官署建築,多屬於民間擁有,如政府肯帶頭做復修工作,說不定能為舊區帶來生氣。

編輯:余敏

設計: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