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秘密得着療癒

發佈時間: 2017/08/30

前來就診的李小姐,樣貌標致,身形嬌小,剛剛踏入29+1。她欲言又止,眼神有點廻避,雙手握緊,似乎對於來與我面談感到不安。我放慢說話的速度,以較低沉的柔和聲綫,展開第一次面談。

我告訴她,若她想感到舒服一點,可以抱着咕𠱸的。於是她緊緊抱着那個大咕𠱸,感到安全感大一點,開始慢慢透露她最近的情緒困擾。她告訴我,近數月來情緒反覆,一星期會出現數次無故哭泣、缺乏動力、失眠、不願接觸朋友,就算出席活動,也感到不自在,若別人提出與她不同的看法,便會感到很煩躁;在家中要努力扮作若無其事,但內心卻不能控制,經常對着父母發脾氣。

她對於自己出現這些情緒很害怕,也害怕自己不能應付工作。她只想有「靈丹妙藥」,可以幫助她「解決」這些情緒。

李小姐其實給了我一個難題,就是她表現上出現了一些抑鬱徵狀,但她卻不願透露她這幾個月來經歷了甚麼事,以致她的內心感到如此不安或羞愧。這個「秘密」,才是她情緒失衡的來源。

雖然我內心替她着急,但尊重她的步伐,讓她感到有安全感,亦是開展治療的重要一步。因此我決定不多發問,先邀請她製作一個情緒寶盒,利用不同的手工材料,讓她表達內心的需要及渴望,以至可以讓現在的情緒得到平靜。

李小姐似乎感到輕鬆一點,慢慢去探索內心的需要,最後她選了很多心形及圓形的玻璃珠。她流着淚告訴我,她很渴望被愛、被接納,也很想去愛。我感到李小姐內心終於開了一個窗,就是我們各人雖不盡相同,但每人與生俱來同樣有一個需要,就是渴望被愛和去愛。當我表示理解她的需要後,她告知我原來她愛上一位有婦之夫,現在做了第三者。「秘密」終於揭開,情緒得到接納,才有望得到療癒。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林彩茵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