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符號引發的社會運動

發佈時間: 2017/09/15

一個符號引發的社會運動

Hashtag是指在社交網站上面用「#」符號開頭,然後加上詞語或者短句。這意念於2007年在Twitter出現,目的是為了用#符號組織貼文,把它們分成不同主題,方便用戶找到相關貼文。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Twitter上每日有三億多用戶共享1.25億個Hashtag標籤。

時至今日,主題標籤不止出現在Twitter,連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也可以看見它們的蹤影。當中有不少都跟社會運動有關,例如︰#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生命一樣重要),是一個國際運動。這是由於2012年美國一名黑人學生遭白人警察槍殺,後來警察被判無罪,人權團體在社交平台上發起這個運動,希望為黑人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社會,打擊種族主義。

#HeForShe,是由英國女星Emma Watson發起,推動性別平等,並且要求男性加入到為女性爭取權力平等的行動當中。這個標籤在全世界引發了連鎖效應,很多名人和政要都紛紛作出了承諾。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4年,很多人把一桶冰水淋在自己身上,然後把影片發放到社交網站上呢?#IceBucketChallenge這場冰桶挑戰運動,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籌集到近一億英鎊,也令更多人認識這個疾病。

有人則想到利用主題標籤來發放正能量。#MondayMotivation是逢星期一用的標籤,用以傳播樂觀和肯定生命內容的信息。但是否真的有用呢?研究社交媒體的教授表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更加可以透過互聯網傳染。而主題標籤可以使現實生活裏不認識的人之間創造出一個社區的感覺,的確會帶來正面效果。

不過,網民現在已把Hashtag演變成陳述句,例如︰#走了整條街都不知道吃甚麼好,不管甚麼句子都加上#,已經不只是用來組織貼文的用途。不如我也來加一個,#你現在看的是《十萬八千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曉玲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