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市場與戰前戲院

發佈時間: 2017/09/15

百年市場與戰前戲院

沿着上海街有兩組本土歷史建築,在周邊環境迅速地出現變化時,它們卻猶如時間錦囊般凝固了。一個是屹立超過百年的油麻地水果批發市場(俗稱果欄);另一個是香港市區碩果僅存的戰前戲院建築--油麻地戲院,見證着香港電影業的發展。

果欄是以鐵皮屋為主和改裝後的貨櫃所組成的建築群,佔地1.5公頃,中央的石龍街有16棟石製建築,兩層高,模式一致,山牆刻上不同果欄的名字。篆刻藝術家曾分析果欄招牌多是「帖風」,筆劃圓潤,有墨色滲透的特色,跟「碑學」那種鐵畫銀勾、有雕刻感的筆鋒大有分別。招牌上的文字現已歷盡滄桑,褪色斑駁,正好展示了一個世紀歷史建築的社會生活印記、本土文化和草根美學獨有的人文景觀。

我每次經過此地,都想起日本東京築地魚市場。雖然經營的生意不同,但工作模式相近,大家都是由清晨起開始工作,熱鬧至早上七、八時,大部分「密底算盤」交易都在批發市場內進行。基本上整個建築群背向都市,形成獨特的內向空間。其外貌粗糙,內裏樸實無華,空間、構造、用料毋須精雕細琢,只須回應民間及社會的實際需求。這種「原生」感覺,帶點日本「侘寂」(Wabi-sabi)的美學。一件事物不講求表象,流露本質,經歲月洗練的儉樸和暗淡的意象。

油麻地戲院自2007年活化後成為粵劇文化表演場地。原建築糅合了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元素(Art Deco),展現出「風格混雜」的折衷主義設計特色。主入口兩側的石柱刻有笑相和哭相的面具,在古希臘戲劇中分別代表喜劇和悲劇。當時主要為勞工階層帶來一點娛樂,因此亦成為油麻地這傳統社區的主要部分,反映本土社區的文化生活。

各種形式的本土建築都是本土的價值觀、經濟情況和生活方式的融合,以滿足社區的需要為目標。我們應該在保存現有的歷史文化、社區建築空間和城市肌理的基礎上作有機演化。大家不妨抽空到油麻地走一趟,就能感受到箇中令人着迷和沉思的地方。(二之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