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發佈時間: 2017/10/30

這篇專欄所帶出的信息,未必人人中聽,但也不妨分享我對社會供求的看法。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最近在六個地區,試行把動態消息分拆,只有付費的專頁帖文才可顯示在用家的動態時報上,沒有付費的則顯示在另一版面,親朋戚友間的帖文沒受影響。有朋友問我是否擔心經營Facebook專頁時成本會增加。

很多人,包括我,聽到某事物由免費變收費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反對」,認為大企業每年盈利上億,還要從小用戶身上挖錢,真不該,下省一萬字。仍記得當年銀行向戶口不足某金額的用戶徵費時,也被人咒罵了好一段時間。

個人立場而言,當然希望所有東西免費,慳得就慳。但請嘗試回帶到二十年前,互聯網未盛行時,大家都是透過寫信或電話進行社交,需要買郵票,需要付電話費。現在人家營運一間公司,一個網站,也是需要成本的。當我們用社交網站,簡單按一個掣便可以免費做直播時,別忘記電視台或電台做一個直播,是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及金錢。在清晰頭腦後,我覺得只要費用是在可負擔能力內的話,我是接受的。

當我們期盼所有東西「免費」時,也別忘記分清楚必需品(Necessities)或奢侈品(Luxury Goods)。相信大眾都同意,如果弱勢社群應付不了衣食住行等必須生活開支時,政府應當提供資助或免費協助。但偏偏有很多人希望連奢侈品,這類沒有它不會死的東西都免費;或是已免費在提供,但被人批評做得不夠好。

最近我經常聽到有人投訴,某巴士公司提供的Wi-Fi網絡不夠穩定,又或是某咖啡連鎖店提供的免費Wi-Fi只得30分鐘那麼短;心想,我也希望去到香港不同角落,都可享用24小時免費上網服務。但上網不是必需品,不上網不會死,可以照喝咖啡照搭巴士。公司其實沒有義務提供網絡,Wi-Fi是在商業社會中提升競爭力的手段。提供額外奢侈品服務卻遭到批評,我有時也摸不着頭惱。

所以,當我們要求這樣免費、那樣免費時,嘗試清晰頭腦,知道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你可能沒太多投訴。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