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跌完未?

發佈時間: 2017/11/01

周一,中國債股市場出現雙殺跌,拖累港股亦大跌,投資者關心跌完未?筆者看,今周有望完嘞啩!

周一的中國債股雙跌,是由債跌而起,筆者稱之「債股」跌,而不是「股債」跌,就是要將這個因果關係擺出,知因果,才可以看「因」是否已消退,「果」亦自然不出現。

先看附圖,是中國10年國債息,周一時一度升逾3.9%。如果大家早點看到這張圖,大家應該會如周小川咁醒,警告中國可能有個「明斯基時刻」的風險。

內地債股雙跌拖累

周一,中國10年國債息企上3.9%,其來有漸,是於去年10月起已一路上升,這是因為在去年10月左右,美儲局已放風要加息、縮表(美國於去年12月加了息,今年3月已有縮表日程),人民幣跟美元滙價有很大的相關度,故其息口亦有很大的相關度,美息升,人仔息亦會升,一如美息升,港息亦要升一樣。到今年10月,美國正式縮表,美息必升(除非美出現衰退,又要QE),人仔息(也包括港息)一定要升,有這格局,你話債市有明斯基(爆煲)時刻,唔準9成都準8成。作為投資者,便起碼應該減孖展(息升便死火),回歸有確實業績之股,即不要務虛,要務實。

當然周小川所掌握的資料一定較普羅投資者多,才會講出「明斯基時刻」之警告,周小川不同特朗普,有警告而無災,就會削弱人行的公信力。

周小川還可能考慮到10年期與5年期債息的對比,出現倒掛,即是5年債息高於10年債息,這已是連續10天如是,當短息有近10天高於長息,要考慮,加息逼近眉睫。

短息高於長息,是因為市場資金面緊,如果人行不放水,市場息必被扯高。再加上一些突發事件,就會出「債災」。

周一債股一跌後,有不少分析出籠,亦揭示了一些普羅投資者少關注或無法找到數據的債災誘因出來,《東方財富網》於10月26日有如下報道︰

「國債期貨跳水,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跌0.20%,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跌0.12%。銀行間現券收益率亦擴大升幅,10年國開活躍券170215收益率上行1bp報4.38%,10年國債活躍券170018收益率上行2.5bp報3.8%。

針對有傳言稱『銀行同業負債佔比上限要從1/3調整到25%』,央行10月25日表示,此消息不實。

據了解,同業負債從本質上說就是金融同業機構間的負債關係,可以使得金融業整體資產負債表擴張,賦予機構持有更多資產的能力。尤其對於眾多中小機構而言,同業負債可以幫助其擺脫網點渠道的限制實現規模的擴張,有助於資金在機構間的再分配,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主動負債方式包括同業存單、同業理財等。

不過,近年來,不少中小銀行過多地做大了同業負債,擴張同業資產,從而實現擴張規模和利潤增長。事實上,為了避免銀行無序擴張,監管制定了『同業融入資金餘額佔比負債總額不得超過1/3』的規定。但從2016年財報來看,部分城商行、中小股份制銀行,僅同業存放、拆入資金、賣出回購等同業負債,就已接近甚至超過30%。今年4月,銀監會發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要點》,整治的一大重點,就是商業銀行是否存在同業融入資金餘額佔比負債總額超過1/3的情況。業內人士指出,不少過於依賴同業渠道的銀行會直接受到衝擊。」

如大家不明其中的術語,就看成是有些銀行在同業市場借拆到盡,如果有些銀行周轉不來,就會電梯內燒炮仗,死傷人多。2008年雷曼爆破,連累全球金融業亦是同理。

萬億MLF今周到期

10月26日已知市場資金緊,但為甚麼要10月30日才見出「災」?事後孔明,月結嘛!臨近月末,流動性一般會收緊。尚有,在今周公開市場逆回購和MLF有逾萬億到期,這個重壓有幾重,掌控在人行,不在銀行,在人行未示意前,一眾銀行敢冒險不先「搶錢」入倉備還貸?

《中國證券報》報道︰「本周央行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到期量高達10,070億元,為年初以來第二峰值。機構分析認為,中短期內市場資金面仍面臨考驗,再考慮到平抑債券市場過度波動的需求逐漸上升,央行對到期逆回購和MLF進行適量對冲合理且必要。進一步看,低超儲率造成的制約依舊明顯,年底前內外不利因素仍不少,資金面不乏隱憂,但在央行精細化調控的作用下,保持緊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

人行一定不會斷水,但會放多少水,就看人行意願,當周小川講要關注「明斯基時刻」、「個人住房信貸增長過快」時,你會認為人行不會對「不良分子」打手板嗎?銀行為免被打出血,必然向市場搶錢,其他利率的波動不說,只報在30日,跨月的2天期回購利率上漲了219.5,即是2厘多收於7%上,而上交所7天以內各期限回購利率則全高於5%。

這個高企的銀行同業拆息一日不回下,股市無運行,由於萬億MLF於今周到期,故到周四、五,或下周一,如無新利淡因素,高息壓力應可除,股市可以舒口氣。至於個市會彈幾多、升幾多,再看。

撰文: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欄名: 政•經•頑石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