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原稱「芒角」

發佈時間: 2017/11/03

我於電台節目介紹旺角建築時,分享城市的一個重要元素︰除了新舊建築值得我們細心欣賞外,街道也值得咀嚼回味。

建築毫無疑問是每個社區最重要的實體符號,但是每條街道其實都記載着一段歷史故事、生活模式、社會面貌和價值觀。旺角有着不同有個性和獨特的街道,其名稱更切合過往的經營模式,帶出在時代巨輪下、城市更新所遺留下來的一些集體回憶。

旺角原稱「芒角」,取義於「芒草生長的山角」,因「芒」字草頭從亡,意境不佳,故採用「旺角」一名,希望本區成為「興旺的角落」。20世紀初期屬地窪地區,適合耕種,當時居民主要種植蕹菜和西洋菜。蕹菜因其莖部中心空通,故俗稱「通菜」;西洋菜原為歐洲溫帶的植物,19世紀葡萄牙人引入香港,故稱「西洋菜」。這些菜田稍後因應城市發展而成街道,因利乘便,命為通菜街和西洋菜街。

彌敦道以東原為較乾旱的平地,最先發展醬園業,各種醬料的生產過程需要廣闊空曠的地方來發酵豆料,及曬乾加工後的製品,工場周圍都築起磚牆,故稱「醬園」。到1920年代,旺角人口劇增,地價漸貴,醬園陸續遷出,原址發展為豉油街。

二次大戰後,由於人口激增與商業發展,旺角成為九龍人口最稠密的社區,整日人流如鯽。鄰近的街道大多位於舊式商業大樓之間,由於經營成本不算高,令很多小型的商戶能長期留守該區,亦由於「物以類聚」,依經營的業務成為特色「行業街」,形成「成行成市」的人文景觀。而朝行晚拆的小販檔,則把城市曖昧不明的空間填滿,是街道裝置,也是社區認同的記憶空間。這些街道入夜後,又轉換成另一種公共空間,有街頭表演、社區義賣攤檔、名不經傳的音樂人自彈自唱,娛人娛己;更在佔領期間,見證抗命時代的開端。

所以我們要珍惜現有還能保存的街道空間,讓我們下一代都能享用城市街道的多樣性,感受到那種活力,細味那些回憶。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