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4年後 AI全面取代人類工作

發佈時間: 2017/11/03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有大學研究指,現有的職業中,有近半數將會在未來10至20年內被AI取代。雖然AI威脅論不斷出現,但研究同樣指出,創意類及專業技能類兩種工種難以代替。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Carl Frey和Michael Osborne,在2013年9月共同發表的一篇論文《工作的未來︰哪些工作容易電腦化?》,以定量方法計算,按照現代社會的702種職業,包括木匠、護理員、律師、大學教授、作家及服裝設計師等,先從702種職業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70種,然後再請人工智能範疇的專家評估,推算各種職業在今後10年至20年中,會被AI機器人取代的機率,結果顯示有47%會在10至20年內被AI取代。

「手腦協調」 機械人難做到

雖然研究列出的結果令人頗為絕望,但研究的後續推論卻同時點明,AI即使很強大,但仍有兩種類型的工作,是AI和或機械人不能取代的。

第一項是需要創意及高度溝通能力的工作,包括創業家、經理人、行銷人員;或是撰寫暢銷小說、製作熱門電影等藝術類的專業人士。原因是AI沒有情感,只是以數據處理工作,因此需要創作的工種仍難以代替。

第二項是具有高度專業技能的工種,例如園藝專家、理髮業者、廚師等非典型勞動者。由於他們的工作需要需要仔細觀察人、事、物之外,還須具備靈巧的手部動作。用專業術語形容,就是結合「手腦協調」的工作,只有擁有高階智慧的人類才可勝任。

技術性失業 或只是虛言

因此,雖然AI可處理非常複雜的計算,但卻無辦法取代如同理髮師、廚師這類動作看似簡單,不過背後其實需要長時間經驗累積,以及臨場判斷的技能。或者正因如此,現實世界至今尚未出現能替人類剪髮的AI或機械人。

其實自動化或者機械化,令人類大規模失業的講法,並非新鮮。這種「技術性失業」的觀點,早在18至19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及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間出現過。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Keynes)就曾提出過工業技術進步,將會令人類大規模失業。但現實是,1900年,約有40%的美國工人是在農場工作,但到今天,這個數字只有2%,而工業革命的結果,就是令原本從事農業工作的勞動人口,轉移到工廠或者辦公室中工作。

改變工作環境 30%職能起變化

研究機構麥肯錫去年同樣發表過研究報告,分析了800種不同工作中的職能。研究員評估及分析過這些工作所涉及的2,000多項任務,最後得出結論是只有5%的職業將會被完全取代。雖然AI會在未來10年徹底淘汰非常小量的職業,但卻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幾乎所有的工作。

同時,研究表明現時的工種和職能將會出現大規模變革,但並非被AI或機械人完全替代。研究發現60%的工作當中,約有30%的職能會發生變化,研究分析表示,相信AI是會轉變人類的工作環境,多於取代人類工作。

資料整理︰陳展宏

編輯︰梁偉澄

美術: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