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壽臣山軍火庫招標 酒窖望繼續保育

發佈時間: 2017/11/09

位於壽臣山深水灣徑18號的前英軍軍火庫,2003年起活化成私人會所及酒窖,租約今年屆滿,政府於10月重新招標,已在該處經營14年的Crown Wine Cellars表明有意再次入標,公司總裁杜伯接受專訪時形容自己是「照顧者」,在活化過程盡量保育軍火庫原貌,不會「賺到盡」。

壽臣山軍火庫2003年起租給Crown Wine Cellars(CWC),該公司由前南非駐港總領事杜伯(Gregory De'Eb)及前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合作經營,其後CWC在2010年再次中標,獲續租7年,租約今年屆滿,地政總署於上月內為這個有80年歷史、面積逾4萬呎的項目重新招標,擬定用途仍然是「私人葡萄酒會社」。

投資逾$3000萬作維修

CWC總裁杜伯接受專訪時承認,有意再次入標,強調會繼續保育該項目。根據資料,CWC接手項目時,投資了逾3,000萬元用作軍火庫內外的維修工程,包括斜坡、綠化、水渠等。杜伯指,現時每月的保育開支難以計算,但水渠、建築物結構等都要依法例定期進行檢查及維修。

杜伯憶述,政府在2000年就有意邀請商業機構租用軍火庫並負責保育,但華人的傳統觀念不喜歡舊軍事設施,覺得不吉利,而CWC則看中軍火庫牆身夠厚等特點,適合做酒窖,因此成為唯一一個提出承租壽臣山軍火庫的公司。

強調定位為「照顧者」

壽臣山軍火庫有「小香港」的別稱,在當年屬於高度機密,在地圖上也找不到,日軍進攻香港期間,軍火庫在香港投降兩日後才被日軍發現。杜伯說,壽臣山軍火庫乃香港歷史的重要部分,認為這是一個文化項目,不應只着重「賺到盡」,CWC進行保育時希望盡量保留原貌,強調自己的定位是「照顧者」(caretaker)。保育項目在2007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至2010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被確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雖然軍火庫現時已成為私人會所,但杜伯強調CWC重視公眾參與,過去10多年有數十萬人參觀軍火庫,他們會定期安排學校參觀,政府部門會再此示範保育工作。

專門研究香港戰爭歷史並出版多本相關書籍的Tony Banham表示,在項目活化前,壽臣山軍火庫被政府用作儲存礦石樣本,而活化後用作儲存紅酒,與原本的歷史也有相關性,最重要是由商業機構營運,可以為項目提供可持續的保育,令其原貌得以保留,對香港的歷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