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復後患癌 中年男最危

發佈時間: 2017/11/21

乙肝康復後患癌 中年男最危

慢性乙型肝炎是導致肝癌的常見成因。據醫管局數字,2015年有近1,800宗肝癌新症是由乙肝引起。不少乙肝患者以為,清除乙肝病毒後病情便可完全根治,惟研究發現,慢性乙型肝炎康復者仍有罹患肝癌風險,當中50歲後的乙肝康復男士,其5年後罹患肝癌的風險達2.5%,高出國際指引建議的0.2%風險指標。

肝臟或已受損 引致病變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2000至2016年間,從15萬宗帶乙肝病毒個案的數據庫中,抽取7萬名曾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的患者、及4,500名乙肝康復者的數據作分析。研究發現,乙肝康復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40歲或以上患者的康復機率只得1%,反觀60歲或以上患者的康復機率則高達6.9%。然而,整體康復者於病毒消失後5年出現肝癌的風險,仍達1.5%;若以性別與年齡區分,50歲以上男士的患癌風險高達2.5%,相同年齡層的女士患癌風險則為1%。

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解釋,中年男性為肝癌的高危一族。陳指,過往的臨床研究顯示,在荷爾蒙影響下,男性會較女性容易患上肝病,當中的病毒亦較難清除、病情相對嚴重,相信是男性乙肝康復者患癌風險較高的原因。

陳指,一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測試結果由呈陽性轉為陰性,即被界定為功能性治癒。但即使乙肝病毒已清除,肝臟仍可能於帶菌過程中發炎甚至硬化,令患癌風險大增,「肝硬化是引致肝癌的重要因素,會為肝臟帶來結構性破壞,繼而引致基因病變。」因此治療時間愈長,肝臟受損機會愈高。

病毒仍潛伏 高危者宜每半年定檢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教授黃麗虹補充,乙肝病毒容易進入肝細胞染色體,並會隱藏於細胞核中,故病情只可受控,無法完全根治,「直至患者抵抗力下降,病毒便會再次現身。」她又指,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糖尿病均為引發肝癌的風險因素,患者應多加注意。

了解患癌風險與定期身體檢查同樣重要。陳力元建議,高危患者應半年進行一次驗血及超聲波檢查,而根據國際指引,相關做法亦符成本效益。黃麗虹坦言,定期檢查還需視乎醫院資源,故建議市民若認為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可自費到與醫管局合作的化驗所進行檢查。

記者:陳冬綾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圖片:iStock、洗偉倫攝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