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後向

發佈時間: 2017/11/22

昨天港股見出10年新高,成交亦逾1,500億,再問會否挑戰30000點,已是落伍,今談談港股10年新高的八卦。

平保A股昨日上漲3.61%,報78.44元,A股總市值約14,339億元人民幣,H股收漲8.84%,報86.2港元,H股總市值約15,758億港元,A+H總市值約27,725億元人民幣。平保當前市值僅次於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球市值第二大保險公司。

平保市值有望超越巴郡

估不到吧!但相信,在2018年之後,平保是可以更追近巴菲特的巴郡市值,甚至超越它,這是有基礎的。

在平保日前的投資日上,首席財務執行官兼總精算師姚波對媒體表示,平保考慮將科技、互聯網子公司分拆上市。對此,姚波稱在企業融資方面「保持開放的態度」,「以集團發展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原則。在企業的融資與資本籌劃方面,我們一直以集團的發展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為根本目標和原則。任何方式、計劃,只要有利於實現根本目標,我們都會保持開放的態度」。平保首席保險執行官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在問答環節就平保估值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平保的股價表現還是非常不錯,剛才有某位投資者看到我就熱烈地握了我的手說賺了很多錢,我非常高興,聽了也非常鼓舞。不過,我個人認為我們的股價還是沒有充分反映我們真正的價值。」

平保會否成為世界最大市值保險公司,並不是最重要的關注點,而是平保仍是以保險業務為重,不同於巴郡,是已與投資為重,說得具體點,平保仍是做保險,巴郡則是做投資的。

經過了昨天的大升後,今天中港股市會否又再大升?估計A股會有點困難,但恒指有望見見30000,但能否企穩要看。

A股以上證指數計,是於3416點區有阻力(圖三),而創業板在昨日上午見出高位後,就受壓回下,並見倒跌(圖四)。

對後市走向,國內的證券行基本上是審慎樂觀:

平安證券:「明確看好下一階段的市場表現,維持『慢牛』格局的判斷。科技和成長板塊是四季度以及2018年的重要配置方向,特別是醫藥和先進製造業板塊。在主題投資方面,建議繼續關注國企混改和上海自貿港主題。」

招商證券:「大盤在衝高之後面臨調整壓力,預計近期的調整走勢將延續兩個月左右。建議關注先進製造、房屋租賃、自由貿易港、美麗中國等領域,階段性關注雄安新區、國企混改等主題機會。」

海通證券:「短期注重穩健,耐得住;中期保持樂觀,等得起。展望未來,企業盈利水平回升的中期趨勢未變,加之境內外機構投資者陸續入場,中期市場趨勢依舊樂觀。中期市場的基本面特徵表現為經濟平穩增長、企業盈利能力提升,這源於產業結構升級、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國際化加快,2018年3月到4月的各類數據公布期有望逐步確認這個趨勢。此外,隨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發布,表明大資管統一監管時代來臨,未來股權類產品空間更大。證監會日前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是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的重要信號,機構資金將不斷進入權益市場。並且隨着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未來外資將加速進入A股市場。當然對於短期市場來說,投資者仍要注重穩健,短期擾動因素並未消退,未來應繼續跟蹤政策面動向。」

A股閃崩屬健康反應

港股也不是全綫上升,A股情況更甚,據昨日《券商中國》報道:「A股多隻股票出現閃崩行情,首當其衝當屬廣汽集團,此外,白銀有色、天夏智慧、眾應互聯、貴繩股份等多隻個股早盤直綫跳水,甚至直接以跌停開盤,更為關鍵的是,多隻個股幾乎是無量下跌。廣汽集團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早盤廣汽集團便低開低走,股價一路下行,9:54分,股價突然崩盤,被狠狠砸在跌停板上。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大跌應該與資金面有關,與基本面無關。上周四廣汽剛剛與騰訊發布全面合作,廣州車展上TNGA的首款車型凱美瑞和廣汽傳祺的重量級車型GM8都廣受矚目。廣汽集團的大跌有可能與資管新規有關,在資管新規之下,此前持有廣汽集團的投資者出於去槓桿、去通道化等原因而被迫減倉。此外,白銀有色、中捷貨源、天夏智慧、鴻特精密、眾應互聯、國盛金控、貴繩股份、榮之聯、盛通股份、華資實業等多隻個股早盤直綫跳水,甚至直接以跌停開盤,更為關鍵的是,多隻個股幾乎是無量下跌。翻看這些個股的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可以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徵是:股東名單中都含有一個或多個信托計劃或資產管理公司的身影。例如:從天夏智慧的龍虎榜數據可以發現,賣出方的行動幾乎一致,賣出前5席均為各地證券營業部,賣出金額在790萬元至980萬元之間,累計佔當日成交額的48.23%。意味着,僅僅這5筆賣單就佔了當日成交總額的一半。」

這只說明在11月17日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滙局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金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並不是在徵求意見,市場已看成是大資管行業將步入統一監管時代,市場已立有反應,而這應是好的,大白鯊少了,小戶蝦毛,應安全點了。

撰文: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欄名: 政•經•頑石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