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建築之萬物皆生命

發佈時間: 2017/12/01

正念建築之萬物皆生命

「人類必須誠心尊重人類以外的所有生命。樹有樹的生命,也有是非道理,然後還有心。無論是石、樹、水,萬物皆生命。這是所有思想的根本。」枡野俊明(Shunmyo Masuno),一位禪僧,曹洞宗建功寺第18代住持,亦是世界知名庭園設計師和大學教授。有機會在香港體驗他的庭園設計作品,實在是嘆為觀止,擊節讚賞。在他的庭園中,能感受到那種無言的張力,石頭也像在和你交流。這個與萬物共鳴的感覺,實是超乎言語可表達。

我想,Masuno作品的懾人之處來自他實在的禪修。作為一位禪僧,禪修是他的根本,工作就是他的修行,庭園設計的作品就是他修行的表現。就如他說︰「庭園是表現內心的場所,也是修行累積成果的表現,庭園是映照自己的鏡子,等於呈現另一個自己。」

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我們內心的延續。修行是修心,因此修心的工夫不可以馬虎,因為敷衍的結果都會呈現在我們創作的作品中。

在香港這個住宅的庭園,他為每幢大樓的座頭設計了一件雕塑石頭作品,分別名為︰「清」、「山」、「遊」、「水」、「音」和「有」。當中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遊」和「水」這兩件。「遊」這塊石頭,表現出「自在無礙而不失定意,以『遊』之心面對生活,享受心境的平靜與豐足」。

而「水」這塊石頭,則表達「石材中擁有流水的綫條,在打平研磨後,雕琢出圓形的水孔。花瓣可以漂浮於上,相映成趣。它令日常生活清新、自然。」設計不單是外在優美,更是表達萬物原有的美,亦可以啟迪人心。

石,在枡野俊明的枯山水中有很重要的分量。它們形態不一,各有性格,原來思考一塊石的擺設位置也十分耗時。枡野俊明會與石對話,深入思考如何去展現那塊石頭的最大魅力。而在庭園中,選石的基準是「品格端正」。石和人一樣,品格不良者,無以為用。尖銳的石頭表現出攻擊性,像遭利箭所射。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有啟悟,人的品格優良是先決的條件,因此選擇人才,亦如石材,要以「品格」為先。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翠兒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