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情緒管理圖書及工具卡 助親子溝通

發佈時間: 2017/12/05

學童受情緒困擾引發的問題備受關注。身為人母的註冊社工王劭紅強調,大人要接受孩子有情緒,也要接受自己情緒,才可營造陽光之家。她建議一些方法,如共同閱讀情緒管理圖書、情緒卡,作為溝通工具。

從事婚姻家庭輔導的王劭紅(Esther),因工作及育兒不斷進修親子教育,她解釋,大人有好情緒尤其影響孩子的一生。「情緒管理跟學習其他科目一樣,需要學才可掌握。」08年她參加了由港大助理教授主教的「家庭重塑課程」,明白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不少悲劇來自大人不懂排解心結,而社會現狀是一面鏡子,家長不懂面對壓力,對小朋友影響很深。」

情緒和需要相對應

她謂小朋友兩、三歲雖然認字量不多,但已可透過共讀圖書認識情緒。「我們最喜歡《感覺大書》,內有18種情緒,最深刻是『無聊、怕悶』也是情緒,孩子在情景故事中明白到人無聊可以『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也是大人的警號,因抑鬱症一開始便是『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她也同時採用美國情緒卡作工具,教育小朋友,其唸中一的大仔Isaac已學會閱讀情緒卡解決心中不快。「這套卡分別描繪出72種情緒和72種需要,容易互相對應。其中『扮無嘢』看來是行為,原來隱藏委屈情緒。」她解釋小朋友無論多年幼,內心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情緒卡幫到我去發現孩子處於那類情緒狀態,當我把情緒讀出來,又配對當下的需要後,他們很自然地便冷靜下來,之後的衝突可以再處理。」

留意話中弦外之音

一對兒子性格大不同,但都跟父母很老友,無所不談,Esther謂最主要是溝通有法,她愛採取較輕鬆手法,讓小朋友容易表白。「例如他們一放學我便拿個咪扮訪問︰我想訪問下你!今天開心嗎?有沒有遇到那些有趣的事?通常小朋友會感到大人很搞笑、很願意分享;有時我畫張情緒十級表,請他們填上開心或不開心的度數,再去問他們點解!小朋友聽到原來心情可以分級,也會感到很有趣,並較喜歡表達出來。另外猜猜畫畫也是很好玩的遊戲,各人輪流畫一個表情,讓對方猜估,那表情便反映了那天孩子的心情。」

Esther丈夫從事特殊教育,她坦言大家都不太執着成績升跌,反而看重認真和品格。「兩個仔都曾遭遇被同學仔打,當年大仔升小三,當了班長,期間遇到一位不懂表達情緒的同學仔,給對方推撞了幾次,一開始時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只是隱晦說見到有人太活潑,要我細心留意其弦外之音,才追查出細節。大仔好聽話、成熟,那我更應注意他會否容易委屈自己。」她回想去年細仔升小三,同樣遇到給同學推撞,另外也有學習困難需要跨越,需要背後更多情緒上支援。「細佬有學習困難,容易衝動很直接,想做便做,故可能會被老師誤解為不夠聽話。開學前我會預見很多對他不利的情景,便在家先預習,例如教他訂一些目標,包括先舉手、後發問;上課要專心及小息時才跟人家傾談,若那天他做到,會嘉許他;故今年自行訂立了3個新目標,上學也很開心。」

掌握家人的愛語

Esther強調當孩子感到愛,才會敢於表達,故她常會重溫《愛之語》輔導工具書。「5類愛語(說話肯定、觸摸、禮物、服務、精心時刻等)是不分族群或年紀,只要掌握到家人最需要的其中2至3種愛語,家長努力去滿足,能讓子女感受愛,好像給他們充足電力去上學。舉例大仔是喜歡『優質的相處時間』、細仔是『觸摸』,當知道了便想方法滿足他們,其實夫婦間也應如此。」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國峰

編輯︰魏雋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