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壓力下保持冷靜 「預見」策略 避免做錯決定

發佈時間: 2017/12/08

每個人都希望生活順利,但總有突發事情把你殺個措手不及,在應變不及的時候,我們該怎樣避免因頭腦混亂而做出錯誤決定呢?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就如何在壓力中保持冷靜提出「預見」策略。

大腦在壓力下會釋出皮質醇,這種物質會增加心跳、調解腎上腺素,讓人思緒混沌不清,這些都是造成人在受壓時無法理性思考的因素。遭遇一連串因壓力而導致的壞事後,列維廷思考在腦袋混亂前,能避免壞事發生的方法。

拍證件副本 備份防丟失

我們並不可能逃避壓力,但我們能把做出錯誤決定的機會減到最低。這位神經學家在與同事吃晚餐時,談到一種叫做「前瞻性後見之明」或「預見」策略。

「預見」策略就是預先設法找出所有可能出錯的事,再嘗試找出對應的解決方式,來防止這些事發生或將傷害降到最低。他舉例,對於常遺失東西的人,可預先為每個容易遺失的東西設一個專屬位置,這能讓人在需要時,永遠都找到這些東西。他指大腦裏有個結構稱為「海馬體」,負責追蹤每個重要物品的位置,這也是大腦為了找到東西而高度演化而成的機制,對記住靜止不動的物體最有用。所以在家時,我們可預先幫鑰匙、老花鏡,甚至護照找個固定的位置-例如掛在門上、放在小碟裏及固定的抽屜裏。這樣無論在甚麼情況下,你都能找到這些容易遺失的小物。

另一個方法,是在旅行前先用手機把駕駛執照、護照及信用卡拍下再電郵給自己,照片就會留存在雲端,在東西掉了或被偷時作備份。

衡量醫療決策 預先找「疑惑」

他舉出一個更生活化的例子,那就是面臨醫療決策的時候。他指,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我們總要面對這個令人感到無比壓力的情況。在衡量醫療決策時,其中的風險、藥物的副作用、健康的警號及醫生的囑咐都會令人感到迷失,甚至因為心理壓力造成思緒癱瘓。如利用「預見」策略,將事情預先想好,明確找出疑惑,就能更順利地與醫生商量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大腦在壓力下釋放皮質醇令思考系統停工,本是「救命機制」,它能令你在獵食者前不顧一切逃跑。但面對生活壓力,助你脫離險境的卻是邏輯及理性思考,所以我們必須訓練自己在這種狀況前預先做好準備,減少混亂出現。

http://www.ted.com/talks/daniel_levitin_how_to_stay_calm_when_you_know_you_ll_be_stressed

資料整理:Ellen

編輯:吳浩南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