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前海成內地創業跳板

發佈時間: 2017/12/08

前海自貿區成立多年,除發展深港企業合作,亦是中國推動青年創業的重鎮。有首批進駐的創業港人表示,前海是打入內地市場的跳板,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試驗場,內地初創競爭大,加上前海周邊地區樓價急升,創業者須謹記要走出去,赴其他地區繼續發展。

80後港人陳升(Sing)2015年成立物流配送平台「學學科技」,為跨境電商尋找合適的供應及分銷商,是首批進駐夢工場的香港初創企業,創業不到一年,即獲首輪融資5,000萬元人民幣。現時公司已轉型成為孵化器,協助創業港人打入內地市場,並轉至深圳南山發展。

法規不同 身份成障礙

在內地創業有危亦有機,Sing坦言,過往曾見香港初創撤離前海,原因是他們事前沒了解中國市場,貿然利用為香港設計的產品,應用在內地,導致水土不服,亦有不熟悉內地金融系統運作,如融資等操作,同是致命原因。

回想創業初期,Sing亦曾屢屢碰壁,如註冊公司「有人話幾千元就可以,又有人指1萬至2萬,但最後發現幾百元就得。」坦言︰「當交學費。」他指,內地勞工法、稅務亦大有不同,「香港一年報一次稅,這裏一個月一次。」而且港人身份亦是障礙,內地電子化發展急促,惟政府許多法規系統只接受內地身份證登記,不接受回鄉證,「網上不能輸入10多位回鄉證數字,只能打電話,再人手填表。」

自貿區成立初期,曾被指交通、居住配套欠奉,不利營商。Sing表示,初時只見附近是大空地,出入都須叫車,惟他相信隨着地鐵完成建設,情況會有更大改善。然而,由於自貿區規定不能發展地產,故周邊南山、寶安成重要房屋供應地。隨着前海急促發展,這些地方的樓價正急促上升。

所以,Sing強調,前海是港人打入內地市場的跳板,惟只是短暫停留地,初創必定要走出去,故可視前海為試驗場,「始終有香港做大後台,進可攻,退可守。」他又指,港人到內地發展具優勢,香港本身充當聯繫人角色,「外語能力好,又有全球網絡,內地講關係,關係就在香港。」

主動識人 接觸投資者

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Palapple(派亞普)創辦人蔡智文,同是夢工場早期的香港初創企業。他指出,內地初創市場競爭大,汰弱留強,與內地人合作做生意,幾乎是必須,因為他們的身份便於在法規系統登記,而且擁有網絡,可擔當「盲公竹」。

他又指,內地政策調整,亦影響初創業,故選擇業務類型亦非常重要。

二人亦同意,港青到內地創業,應摒棄「怕被抄」的心態,主動識人,擴大人際網絡,更大機會接觸投資者。

編輯:陳展宏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