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無益?

發佈時間: 2017/12/20

在遊戲治療室內,八歲的小美努力扮演媽媽的角色︰煮飯、洗衣、餵BB(洋娃娃)吃東西、掃地等。正當分身乏術之際,BB(當然也是她扮演)不肯吃飯,倒翻食物,小美用手打BB,責罵他不聽話,連累她要做清潔,BB在哭,媽媽叫BB收聲,不准喊。

鏡頭一轉,小美化身老師,我則被委任扮演學生。老師寫出今日功課清單,做學生的我要一字不漏讀出。正當我努力讀出之際,扮演老師的小美責罵我︰「為甚麼你這麼笨?讀得這麼慢,為甚麼少少事都做不好?」

藉着遊戲這媒介,兒童以最自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以兒童為本的「遊戲治療模式」中,就是透過治療師,讓兒童在一個感受到安全、尊重及被接納的環境下,以自主遊戲方式去呈現他們的經歷,流露內心的渴望,宣洩未消化的情緒,從而開啟兒童自我療傷的內在資源的過程。小美不能像成人一般,能以說話完整地表達她的經驗。但透過遊戲,她重演她所目擊或她曾被責罵、被拒絕及被否定的經驗。

經過數節治療後,小美告訴我,她很愛媽媽,但媽媽經常責罵她甚至打她,她感到很不開心;她也感到自己很笨。小美慢慢能以說話表達出心中的難過及失望,以及渴望得到媽媽的愛。對於一個小孩子有勇氣流露出難於啟齒的情緒困擾,我再一次看到「遊戲」果然有益。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林彩茵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