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走出抑鬱 中學女義工獲傑出獎

發佈時間: 2017/12/29

年輕人應該無憂無慮,但18歲的孫思濤和不少學生一樣,背負着沉重的學業包袱。原本在內地讀重點中學的她,在充滿競爭的學習環境下,一度患上輕度抑鬱。父母為帶她逃出陰霾,去年移居香港。思濤積極投入新生活,主動加入學校義工隊,今年更獲義務工作發展局頒發4C青年義工領袖獎,發掘了學業以外的新可能。

思濤憶述昔日在內地的學習生活,在密麻麻的時間表下,根本沒有喘息空間,加上校內全是精英,自知天賦不足的她,更需奮起直追。「同學們會5點起床溫書,有時我都會跟住一起溫。」,長久累積壓力,令她終「爆煲」。

出現失眠和厭食,都是抑鬱的先兆,思濤體重最輕時只得36公斤(約79磅);她指,睡覺時仍會想着學習的事,導致無法安睡。情況持續一個月,有日她突然在校內暈倒,期後父母帶她見心理醫生,確診患上輕度抑鬱。

香港讀書較內地輕鬆

醫生為思濤處方安眠藥和抗抑鬱藥,休養期間她仍堅持自習。思濤解釋,因為見到其他人都做到,就覺得自己都可以。「來港是爸爸的提議,他說內地學習環境不適合我。」去年暑假他們移居香港,思濤獲匯知中學取錄。她認為在香港讀書相對較輕鬆,「晚上不用上課,現在還有時間聽音樂放鬆一下。」

思濤說,父母鼓勵她多參加活動,於是她入學不久便加入義工隊,藉着探訪劏房戶、為露宿者送暖等體驗認識香港。新環境亦成功將她的視綫轉移,擴闊了本來只有學業的世界,漸漸步出抑鬱的陰霾。思濤現已毋須再服藥。

記者:陳冬綾

編輯:黎家榮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