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三文四語增競爭力 培養國際視野

發佈時間: 2018/01/04

兩文三語已是這一代學生必備能力,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則屬本地最早一批推行三文四語的學校,除英語、普通話外,學生可選修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日文。從小學開始有系統學習另一種外語,更要考公開試,校長譚張潔凝強調,多學一種外語,除了溝通,更重要是讓學生涉獵多元文化,培養國際視野。

家長揀直資、私立學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學校有資源營造良好的語境,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自01年轉為直資,03年在現址辦學,屬首間於同一校園內開辦中小學課程的「一條龍」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踏入校園,不難發現學校的英語語境︰小學生到校務處查詢,甚至拍照時與校長交談都是用英語。學生可選修的外語包括︰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四科均可考新高中文憑試)等,非華籍學生則可揀普通話。而一、二年級學生基本上要接觸全部外語,每科約有十多星期的常規課堂,至三年級可選修一種外語,每星期三堂。

選讀外語 接觸多元文化

譚張潔凝校長表示,法、日語一直最受歡迎,近年則多了學生揀選西班牙文。「我們的外語老師,本身是以那種語言為母語或達到認可資格。像日文,一定具一、二級(日本語能力試驗)……」她說,有學生學了那個國家的語言,更了解該國文化,近兩年先後有學生到法國、瑞典(德文)升學。「他們未必最叻,只是早涉獵那國家的文化,便想到那裏讀書。」校方鼓勵不同國籍的老師,除了任教術科,亦可多談自己國家的文化;而學校在法國、日本、西班牙都有姊妹校,小五以上學生到當地交流首半年,先與當地學生做筆友,並住在當地家庭;而該國學生亦會來港住在學生的家,真正達到文化交流效果,亦令學生有更多機會運用所學語文。「費用約$20,000內。若學生有經濟困難,我們會因應學生狀況,以獎學金形式資助。」

聖瑪加利不是國際學校,強調糅合國際與本地學校的特色,譚張潔凝校長說,兩種教育制度各有利弊。「像國際學校小班,長於溝通,有良好語境,我們希望做得到,有多國籍學生。」學校約20%的學生為非華裔,當中有來自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和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學生各有自己的種族文化,每年學期完結也有交流活動,像穿上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跟同學介紹習俗等,都令聖瑪加利的學生從小已接觸多元文化。

每班22人 着重自主教學

學校每年取錄66人(每班22人),譚張潔凝校長認為更能照顧學習差異︰「能力稍遜的,每班可做到約15人,成績好那批便增加人數。」以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不是活動教學,學生每每需就新課題先備課。「由學生自己掌握學習,不是從遊戲去帶動……老師會先給予資料,學生要備課,或自行就內容再找資料。分組時,各自談自己的看法、研習所得。不同組別也有不同資料,這便令學生學得更闊。」老師乃輔助者,適當時補充資料,引導學生主題正確方向。「課程依據教育局,當中約兩、三成校本。而每一科抽出相同主題內容做專題研習,令學生學得更闊。

攝影:曾耀輝、部分照片由受訪學校提供

編輯:黃寶恩

美術:招潤洪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