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自信加無我是成功的一半

發佈時間: 2018/01/05

自信加無我是成功的一半

最近因為聽說一位經營士多的茶人能夠復古,做出宋朝徽宗皇帝所著《大觀茶經》中所描述的「點茶」(日本抹茶道的根源),慕名而往。那位茶人果然是對中國茶道史如數家珍,一無所知的我頗有茅塞頓開的感覺,沖出來的茶湯、點茶(抹茶)甚至港式奶茶,都是色香味俱全。

這位茶人將茶各方面的知識向我們娓娓道來,言語之間對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茶藝洋溢着高度的自信,一眾前往的朋友中的愛茶之人也很拜服。但他準備為我們沖茶的時候,就很認真地問每個人的品茶經驗、對茶濃淡度的喜好,簡直有點像醫生「望聞問切」的感覺;然後一邊泡茶,一邊朗誦歷代有關煮茶的詩詞,真是另一番風味。

茶既是一種學問、生活藝術,也是茶主人和客人的互動場景,所以一場成功的茶會,主客之間的溝通是重要元素。無論主人的茶藝有多高,如果他不能放下自我(佛學說的「我執」或「貢高我慢」),只是以自己的意思沖茶,喝茶的人就未必能百分百的感受到的他的茶藝和茶葉的質素,主人和茶客都未必能盡興。

搞茶藝的人不一定接觸過佛教的茶禪,但是在某些境界和點上,茶藝和茶道是共通的,如主客的交流,視每一次茶敘的「人」、「境」、「物」都不會是百分之百能重複的,所以每一次都非常重視和認真(一期一會),茶主人(茶道)或茶藝師大都是以為二至四人泡茶為最理想人數等。

真正的茶人都應該具備能慢下來、不急不躁的性格,才能耐心地泡出一杯好茶,和自在地欣賞茶。如果喝茶只是為了舌頭上一剎那的刺激,對場景、茶主人的清談毫不關注,那就不會感受到茶會的真正意義,也不能透過品茶來培養情操、昇華人格和以茶道體驗禪。其實學習茶藝也可以是一種修行,當然茶禪會更偏重精神經驗。

能夠細心傾聽別人,就已經是在修行觀世音菩薩的行願,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是在無預設條件和無任何成見的情況下,做需要救渡或煩惱熾熱的人的聽眾。在現今社會,不少人大部分時間只用最簡單的縮寫網絡文字與人溝通,又傾向只願聆聽和自己立場一致的看法和言論。能夠做到願意傾聽和為人分憂,或能幫到有精神困擾的人,就可算是善知識、結善緣的有心人了。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