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建築之香港綠匯學苑

發佈時間: 2018/01/05

正念建築之香港綠匯學苑

「如果企圖主宰大自然或違反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一定會反抗。我們可以從土地應用開始,在進行建築的計劃和決策時,考慮土地的特性以大幅減低對大自然可能帶來的破壞。」--《以正念擁抱地球》

環保建築很重要的是要聆聽地球的聲音,以建築作媒介,把自然和人連接起來。綠匯學苑(Green Hub)在香港綠建築大獎中得了金獎,實在是一個鼓勵。它沒有用綠建築通常用的太陽能板、廢水重用等,只簡單的源於一個要保護這裏生態的心,包括要保護這兒的鷺鳥、古樹名木等。這裏原是一個建於1899年的早期新界警察局,於2006後荒廢了,直至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嘉道理農場在2010年被選定為合作夥伴。他們整個修葺計劃不是以人為中心來征服大自然,而是基於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保護這區和我們共存的生物。

一個成功的建築項目是基於有遠見的業主和專業的團隊,協力把背後的理念實現出來。Green Hub藉着修復一個歷史建築,令參觀的市民更加明白過去的歷史和人民的生活,亦藉此基地鼓勵永續發展的生活。建築團隊用心發掘此歷史建築的面貌,翻新後的建築,既盡顯舊建築的氛圍,亦加上了現代的設計。

不過,這裏的住宿沒有空調,只有風扇和掛着蚊網的小房間,讓你有回到50、60年代簡樸生活的體驗。住宿房間圍着的中央小庭園,加建一水體,吸引了不同昆蟲植物來這裏生活。餐廳慧堂是以素食支持環保,一些蔬菜都是來自室外的小農地。室外那片大草坪下原來隱藏了龐大的消防水缸,旁邊豎立了緩衝屏障,減少人的活動對鷺鳥們的影響,屏障上只有一些小孔讓我們可以偷看牠們的生活。以前工人的住宿房間成了今天的活動室,支持環保小工藝活動。

綠匯學苑給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典範,就如我們城市規劃的展望中,不再只以人為中心和經濟發展為本,而是以「共生並存」為本。我們可以從鳥、樹、山、河及大地的眼光來觀看,再決定我們想建造的是甚麼,而不單是人在物質和金錢上所得到的價值。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翠兒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