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有樓階級 Vs 無樓階級

發佈時間: 2018/01/05

有樓階級 Vs 無樓階級

上日提到2017年港股表現令人振奮,上升超過三成六,大家當然希望這個升勢可以持續下去。

不過,另一個資產類別住宅物業,去年的表現同樣出色。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5.62點,全年樓價累升約13.2%。表面上,這個升幅不及股市,甚至不及其他資產,但不要忘記,住宅樓價已經連升多年。

以近10年看,住宅樓價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持續上升,累積升幅已經超過一倍,比起港股過去幾年的「坎坷」(當中經歷了多番起落,包括2011年的歐債危機,以及2015年曇花一現的港股大時代),物業市場真的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有人形容是有買貴無買錯)。

納米樓細得驚人

只可惜,住宅物業除了投資價值之外,還有實用價值,甚至可以說是民生的商品(習主席話,樓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住宅樓價持續大升,對已經持有物業的人當然是好事,但對於一直掙扎欲上車的無殼一族,簡直是一個夢魘。

在剛過去的聖誕新年假期中,我跟一位姊妹Paula碰面,大家都對這幾年的樓市表現既驚且憂。她的兒子出來社會做事幾年,一直想買樓結緍,最近甚至想「扑錘」買一些「納米」樓,不過在Paula反對之下才暫時擱置。

「我跟他去看過那些『納米』,實在細得驚人,實用面積只得200平方呎左右,20年前我們買300至400呎的細單位,已經感到很細小,沒有甚麼活動空間了,想不到20年後,這個情況更惡劣。」Paula告訴我,她對近年「納米」樓的看法。

「但若妳兒子真的想結緍,也算有實際需要,而又有能力買,這也無可厚非呢!」

「這惟有由我們父母去幫他們了!」Paula嘆氣說。

「妳的意思是給他們首期買樓?」

「對呀!我自己剛售出一個本來用來收租的物業,套現了幾百萬,打算用這筆錢作為他的首期!」

「現在就去買?」我緊張地問。

「嗯,不是,總想等樓價稍為回落,才替他付首期,買個大一點的單位!」

「原來又是『成功靠父幹』的經典例子!」

「如果不是這樣,妳說有甚麼辦法?」Paula苦笑說。

「是的,但我想到,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的話,香港只會變成只有兩個階級,一個是『有樓階級』,另一個就是『無樓階級』,由此伸延下去,貧富懸殊的差距就會愈拉愈遠!有樓的就有錢,無樓的就注定一世窮!」

社會矛盾勢激化

「嗯,我也同意!如果自己父母沒有樓的話,下一代要買樓就十分艱難了。」

「妳的情況已經算是稍好,因為妳除了有自住物業之外,還有一個投資物業,但我知道,有些只有自住物業的父母,為了協助子女『上車』,惟有加按自己的物業套現,使已經供滿了的物業,也要重新『上會』!」

「唉,這個不知是甚麼社會,如果樓價真的這樣繼續癲下去,社會的矛盾只會愈來愈激烈,年輕人的怨氣只會愈來愈深,這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對呀,雖然我是『有樓階級』,但一想到這樣,我就不願樓價無止境地上升,這對整體社會都不好!」我們都感到很無奈。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