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今年維也納的文化盛事,就有「歐洲丈母娘」之稱的瑪麗亞特蕾莎女王誕辰300周年--也就是童年莫札特在她面前表演過的女王。她在18世紀的歐洲地位舉足輕重,市內有不少關於她的紀念展覽。
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女王的銅像,在維也納處處可見,她在1717年出生,一生傳奇,是哈布斯堡君主國史上唯一女性統治者,統治範圍覆蓋除了奧地利,還有匈牙利、波希米亞、加利西亞等國土,為繼承父皇遺詔,這剛毅的「女流」與普魯士、法國開戰,最後將其丈夫、兒子推上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在奧地利,她改革軍事制度,設立地方政府以制衡貴族權力,強行實行義務教育,為奧地利奠下現代化的基石,也與普法英等列強並駕齊驅,以今天的標準,絕對是女強人的典範,也被人稱為「歐洲無冕女皇」。
「歐洲丈母娘」瑪麗亞女王
當然,女人總是愛美,這座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本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行宮,惟在瑪麗亞大婚時,其父把這座行宮送給她作嫁粧,她以法國凡爾賽宮為模仿對象,將巴洛克藝術建築及室內華麗的洛可可風搬來這裏。
我來到時,走在佔地廣大的花園,果然跟凡爾賽宮頗為類似(花園在女王在位時,已對外給平民參觀)。等入場時,牆上有瑪麗亞的皇室表讓遊客「惡補」,因她奉行政治聯婚,拓展外交勢力,與丈夫弗朗茨一世誕下了16位兒女,眾多女兒嫁到歐洲各國,人稱「歐洲丈母娘」,女兒不是嫁給荷蘭攝政王,就是那不勒斯國王,最著名就是她的小女兒,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妮,也就是法國大革命時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
美泉宮共有1,441個房間,其中僅45間對外開放,也有指定路綫。室內最大亮點為氣勢宏偉的大迴廊(Great Gallery),充滿鏡子、黃金飾葉和壁畫,金碧輝煌,曾是舉辦宴會之所,也是女王欣賞女兒們表演芭蕾舞所在,其他還有女兒們的房間。另一間鏡室,正是6歲的天才莫札特在1762年為瑪麗亞女王表演鋼琴的廳房,她極欣賞小莫札特的音樂才華,據說小女兒安東妮曾在莫札特緊張滑到時扶了他一下,兩人因此產生好感。莫札特還說未來要在婚禮上牽起小公主的手,當然這樁婚事並沒成真,反而安東妮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臚……
18世紀的歐洲皇室戀慕中國風,包括瑪麗亞女王,美泉宮內也有間東方裝飾室,是嵌鑲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式房間,以及用泥金和塗漆裝飾的日式房間,四壁和天花板上鑲嵌着陶瓷,這些小偏廳都是瑪麗亞家庭聚會或玩遊戲時用,擺設有中國青瓷、明朝萬曆彩瓷大盤和花瓶等,今天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品。
美泉宮
地址︰Schloss Schonbrunn, 1130 Vienna
電話︰+43-1 811 13-0
門票︰成人14.2歐元/約131港元
時間︰11月6日至3月14日,8am-5pm
網址︰http://www.schoenbrunn.at/en/
馬車博物館 欣賞典麗「南瓜車」
在美泉宮旁邊,還有一個馬車博物館,內有百多架從哈布斯堡王朝到現代的馬車。皇室要員,從搖籃到墳墓、加冕出巡都有各式馬車。孩子們的馬車、基本旅行可臥睡的馬車、雪橇甚至靈車都是雕飾華美的「移動空間」,部分霎眼有《灰姑娘》南瓜車的味道。
導遊說,18世紀的皇室,女士絕少能騎馬,但瑪麗亞女王卻精於此道,舉止甚似男人,但諷刺的是,她卻禁止女兒們習馬術,認為有失溫文!
另外,也有一架1811年拿破崙為兒子建造的裝飾華麗的嬰兒車,以鍍金銅浮雕和一個木製小鷹裝飾,由兩個經過專門訓練的美利奴羊拉動……及後馬車的設計亦愈趨簡潔,在20世紀初更在美泉宮引入汽車,馬車正式走入歷史裏。
編輯:余運慶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