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特性支援社區產業

發佈時間: 2018/01/11

按特性支援社區產業

香港需發展創意產業以帶動經濟,而創意產業並不限於創新及科技。政府擬於深水埗發展設計及時裝基地,培育本地新晉設計及時裝設計專才,並結合創作與零售,為業界提供交流心得的平台。看以上初步構想,方向正確,只要能支援到產業未來的發展,這類「產業基地」都應在相應的社區開展。

政府將於深水埗通州街一個重建項目,發展成設計及時裝基地。基地連地下共佔5層樓面面積,約3,600平方米,內設原創設計及時裝服務展示區、時裝製作工場、創意及協作空間、設計圖書館及物料資料庫等,同時亦有開放予社區使用的空間,預計5、6年後落成啟用。政府任何支援產業發展的計劃都值得支持,但要善用這類空間,便應多從它的實際支援作用來衡量而不能僅以行業資料館,甚至產業博物館來定位。

基地結合原創設計展示、零售等功能,方向正確,但被問到會否將欽州街布販市場的「棚仔」安置在內,政府則以基地目標及對象與「棚仔」不同為由,沒正面回應。

其實,深水埗、長沙灣一直是港製衣中心,早有其社區產業經濟傳統,現時沿長沙灣道、汝洲街、基隆街等一帶,便有逾350家售賣布料及相關配件的店舖,細微如拉鏈、鈕扣等時裝配件,都可在短距離的範圍內買齊9成,而且選擇繁多,對不能儲備多款布料及配件樣本的新晉設計師來說,這對他們在創意方面的啟發,不可謂不大。

不過,這類「行頭」的店舖在本地製衣業走下坡後,生意量減,加上租金負擔,經營日漸艱難。以前有製衣廠的生產需求支持,物料、配飾等類別、款式自然會多,若單靠原創設計師「起辦」的需要,那種多款式但小批量的要求,這類店舖便難以生存。因此,若基地不考慮透過租金優惠,積極支援這類零售商戶,即使港製衣業曾「香」傳萬里外,若要它再「香」,這類基地對業界的支援,便需要再思慮周詳,否則,時裝設計欠了布料和配件,只是紙上談兵而已!設計創意並不會獨立地萌發出來。

同樣,其他產業若要進一步提升,也可以這種多功能支援的社區基地作為藍本。例如理工大學最近成功研發出快速鑑別中藥材真偽的技術,它能否在具有中藥產業傳統的中上環,作為社區產業基地的應用?就像普通街市設有公秤磅一樣,若這快速檢測中藥材真偽的技術在該區得以廣泛應用,以驗明正貨,作為產業下游的中藥零售,也將可「香」傳海外。

沿此思路,推而廣之,在深水埗鴨寮街發展「機械人基地」或在灣仔茂蘿街動漫基地發展電競等,都並不是發夢!最重要的,其實是政府要支援,要做到產業「成行成市」的集聚效應,然後才可以繼續談創意、創新,以至創業。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