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科大要成大灣區史丹福 陳繁昌︰把握港優勢 培訓人才

發佈時間: 2018/01/26

港府近年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指中國的創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未來可以比肩美國,包括科大和香港都要積極配合,才能把握發展優勢。

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認為,中國的創新科技發展,於未來數十年可與美國爭一日之長短,形容深圳是「中國的矽谷」,若科技大學要成為史丹福、香港則要成為三藩市,科大就要培訓人才服務大灣區,香港則要吸引大灣區人才到港消費或居住,惟現時港人因政治因素而對大灣區卻步,致錯失先機。

港仿效三藩市 吸引人才居住

陳指,中國創新科技發展,吸引不少外國人才慕名而至,可惜深圳不夠國際化,外國人大多不願直接進入深圳,改為經香港打入內地市場。他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資訊流通、稅率較內地低,無論是社會或大學都應該把握此優勢。

曾留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陳繁昌指出,40多年前美國的金融政治重心都在東岸,位於西岸的史丹福大學只有60多年歷史,名氣較低。但後來史丹福大學與其他持份者共同孕育及創造矽谷,令創新科技成為美國主要的推動力。

他認為,若科大要成為史丹福,則香港要做三藩市。香港現時的處境與50年前的三藩市相若,均是以金融旅遊為主、地價貴,但三藩市已演變為矽谷的一部分,不少在矽谷工作的專業人士,均選擇到三藩市居住。

勿因意識形態 錯失發展機遇

陳繁昌強調,香港正同樣有此優勢,相信有不少在深圳工作的高層工程師和人才,均希望來港消費或居住;而科大將訓練人才以服務大灣區,包括香港。

但他補充︰「香港如果只是靠自己700萬人,就永遠都做不到,就算以色列800萬人都要去外面,去美國、中國、來香港創業,打入中國市場。」

然而,他指出本港社會因政治意識形態對大灣區卻步,錯失先機;他以中美簽訂經貿協議為例,指中美建立貿易往來,不代表互相認同對方的政治,但社會需要平衡各方面發展,政治和經濟可並存。

要圓夢 先有夢 了解世界 抓緊機遇

陳繁昌寄語年輕人,要圓夢、首先要有夢,不必在年輕時局限自己出路,要知道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待機會來臨時,成為把握機遇的第一人。

作為校長,陳認為大學最重要是讓學生可實踐自己的夢想;他中學畢業後獲港大醫科取錄,但他卻毅然放棄,懷着要當物理學家的夢,遠赴美國入讀加州理工大學。陳回望,當年中學畢業後只想追求物理學的學問知識,只為興趣、不為事業︰加上當年對外國充滿好奇心,留學正好同時完成他的兩個夢想︰「那時候追夢的心境很強,當時十多歲,沒想過其他選擇,我喜歡物理就是物理,無其他東西可取代!」回望當年,陳認為簡單地隨心而行,反而比計算更好。

年輕應追逐理想 想做就做

陳在美國先後修讀物理、飛機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畢業後曾獲哈佛大學教席,但他卻選擇到耶魯大學任教,後來再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自然科學學院院長,回港前更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助理署長。

他形容︰「每一步我也沒有想過下一步,若是正面的,我就會做!香港現在的年輕人16、17歲已經想好將來要做甚麼專業人士,但可能將來該專業已沒有了,行業可能有很大改變。」因此最重要是了解世界事務,才能早一步抓緊機遇。

編輯︰陳展宏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