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共享成果不導致壓價

發佈時間: 2018/02/02

有朋友問我,我們集團主張共享成果,同事能分享公司四成利潤,會不會製造誘因,使他們盡量壓低供應商的價錢,掠奪供應商的成果,以提高公司利潤,讓自己能分享更多成果?

我承認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從經濟角度去考慮,的確有這個可能。但在我們集團的文化中,也有共贏的理念,我們追求在生態系統內每一個持份者,都有所得益,大家才能健康成長。供應商和我們是共生共榮的,沒有供應商,我們也無法生存,如果壓價令他們無法生存,我們也沒有好日子過。

事實上,我們的毛利率在行內也不屬於高水平。從毛記上市申請的補充文件中透露,他們的毛利率雖然已經減少,但仍然有五成。我們集團的平均水平仍遠低於這個比例,我相信並不存在壓低供應商,提高自己利潤的情況。

近年製作公司競爭大了,製作費下跌是不爭的事實。很多行業都是上游比下游賺錢,因為上游吃飽了,才到下游。但廣告行以往很畸形,總是下游比上游賺錢,因為廣告公司比客戶更重視製作質素,寧願減自己利潤也要達到理想質素。現在市場製作單位多了,營運模式改變了,價格下跌是市場使然,並非廣告公司壓價。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曾錦強 廣告企管人
欄名: 人間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