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北上開二手車交易網 港青用AI推動智能交易

發佈時間: 2018/02/02

本港兩名80、90後青年5年前開始北上掘金,將傳統二手車交易綫上化,以O2O形式經營,兼做車貸業務,成功收集數據,並正發展人工智能系統(AI),速配買家與二手車,更可針對性推送優惠,令交易更加智能化。

兩名中大畢業生認為內地創業入場費低,加上大企如騰訊、阿里巴巴積極建立初創生態圈,共享工作空間的租金可低至約20元一天,5年前選擇北上發展,現分別任二手車一站式服務平台米車網的執行董事及技術總監(CTO)。

解決空氣污染 市場潛力大

米車網執行董事林朝暉表示,共享經濟於內地大行其道,尤其是電召汽車App滴滴快的,令不少年輕人燃起購買二手車的慾望。另外,為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內地冀減少每年一手車交易,有利二手車交易市場發展。現時,該公司在福建有78間門市,全國已有105間門市,1年交易營銷額約4億人民幣。林指,40歲或以下青年成為二手車市場最大購買力,針對這群消費者,銷售方式亦變得智能化。

人工智能分析 定向推優惠

首先,該公司利用O2O模式,消費者可在網上先瀏覽可供購買的二手車輛,「覺得有符合心水的才到門市看」,一改傳統模式,避免要長租一個極大車場,將所有要賣的車都泊出來。

米車網技術總監劉玉龍表示,為增加曝光率,該公司透過SEO(搜尋引擎最佳化)增加網站流量,並了解網民喜好。他直言,單從數據而言,直言O2O網站流量數據、交易數據,以至該公司透過提供車貸服務得到的個人資料及汽車行駛數據等,都可成為培養人工智能的原材料,有助進行車價評估及進行車輛追蹤。

大量數據及人工智能化分析亦有助他們了解各省各地消費者的喜好,「如廣州人特別喜歡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就定向推送相關資訊及優惠」。AI甚至可在消費者步入門市那刻,已掌握他的背景資料,知道他喜歡甚麼品牌、家庭成員有多少人,從而推薦最適合的車款。此外,他們亦期望可透過人工智能系統進行配單,加快銷售速度,務求兩星期內就可完成一單交易。

港青技術具優勢 北上易「發圍」

兩名北上掘金的港青認為,內地在應用層面走得前,但單就技術而言,港人的技術背景較強,認為港青如若願意放下身段,在內地不難「發圍」。他們又笑言內地的網絡防火牆成為市場保護網,參考美國過往10年的初創案例,將類似模式複製到中國,定有市場。

米車網執行董事林朝暉表示,看看過去10年美國正在做甚麼,再比對中國市場缺甚麼,在內地開始發展,基本上不會有錯,例如當年ICQ風行,內地則有QQ,WeChat則是WhatsApp與Facebook的合體,攜程是Agoda的中國版。他直言美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亦蓬勃,因中美皆幅員廣大,鐵路系統亦未貫通每個角落。

編輯︰陳展宏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