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後的領悟︰當安全比自由更珍貴

發佈時間: 2018/02/09

大屠殺後的領悟︰當安全比自由更珍貴

和別人一說起我在盧旺達居住,大家通常就會想起20多年前的盧旺達大屠殺。

以前,盧旺達分別有胡圖族人和圖西族人,那時候所有人的身份證明文件上都會註明屬於哪個種族。但在1994年發生大屠殺之後,政府決定不容許再區分種族,所有人皆是盧旺達人,目的就是要防止種族之間再有分歧與爭執。當不分你我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一些人顯得優越,又或可以任意屠殺其他族人了。

盧旺達每年都有一次「大屠殺紀念周」,這是全年幾乎唯一的一個機會,讓大家可以公開表達與大屠殺有關的負面情緒,基本上其他時間都不會提及此事。一些和我相熟的盧旺達朋友,雖然平時會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但當話題觸及大屠殺時,談話往往就會中止。有時候,朋友談及他們的父母已不在人世時,我都不敢去問原因。但有一次,一位朋友居然開門見山跟我說,他的爸爸就是大屠殺中的不幸遇難者,事發時這位朋友只得兩個月大,所以他對爸爸完全沒印象。他講此話題時語氣非常平淡,我不知道是因為他對父親沒有感情,還是盧旺達人已經習慣了收起對大屠殺的情緒呢?

以遊客身份去盧旺達,一到埠就能感受到這個有「非洲新加坡」之稱的國家與其他非洲的國家有很大分別——這裏非常安全和秩序井然。我認識不少當地的朋友,是心甘情願地活在這個國家的強權管制之下,因為政府能全面監察所有人的活動,以防有人再發動種族屠殺或類似的叛亂。我相信他們是真心擁護現任的總統和政府,不會為了追求一些個人私隱、自由民主等這些西方價值而放棄現在所擁有的治安和秩序。安全和自由民主不應該是對立的,但沒有經歷過大屠殺和其後的國家重建,外人又怎能完全了解盧旺達人對現任政府的想法?

雖然盧旺達人現在可以和平共處,但有時我也會想,他們心裏會否還有一些無法宣洩的負面情緒,有一天會像計時炸彈一般爆發出來?在香港長大和生活的我們,相信永遠都不能感受大屠殺之痛。

我衷心祝福所有盧旺達人從傷痛中走出來,也希望盧旺達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不再發生像大屠殺般的事情了。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朱芷均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