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夠1歲學行 恐致O形腳

發佈時間: 2018/03/23

未夠1歲學行 恐致O形腳

俗稱「O形腳」的膝內翻除影響外觀,更為患者帶來痛症,為生活帶來不便。物理治療師指,若小孩過早學行路、身體過胖等,都有機會形成後天O型腳,患者因雙腿向外彎曲,令膝關節內側受壓,膝關節因長期摩擦而出現勞損及退化,若情況持續,患者會寸步難行,甚至連坐立都感劇痛,或需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2歲前O形腳屬正常 5歲無改善要留意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指,O形腳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前者可能是因胎兒於母體內的生長空間不足,令胎兒腿部變形,引致日後的O形腳;後者則為小孩時期過早學習行路、身體過胖、下肢肌肉強度不足、膝關節退化等。她指,少於12個月便學行的嬰兒便有機會形成後天O形腳,小孩2歲前會有正常O形腳,但慢慢長大後便會消失,若小孩在2至5歲仍有O形腳問題,便應諮詢物理治療師意見。

蘇又指,O形腳較常見於退化性關節炎的長者或中年人士,因為他們的膝關節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曾有一名只有25歲的文職女士有O形腳問題,蘇引述該女士的母親指,其女兒很早便會行路,小時候又常坐矮凳或蹲坐。

該女士在平路行走約30分鐘便會極疲倦,亦不可穿平底鞋等保護性較差的鞋子,須穿着保護性較強的運動鞋,同時她蹲下再站立時,膝關節會出現較大的聲響,經檢查後確認患有膝內翻,其膝關節退化程度如同50歲的長者,病情嚴重時更需服用消炎止痛藥,後經合適的物理治療約3至4個月,情況已有所改善。

蘇雅賢續指,膝頭曾受傷、下肢肌力弱、肥胖等是患上O形腳的高危因素,若雙腳放鬆靠攏時,兩邊膝頭不能併合,雙腿呈現O形,這便是O形腳;但當雙腳放鬆靠攏兩邊膝頭可併合,但小腿向兩邊分離,雙腿呈現X形,這是另一種膝關節變形,稱為X形腳。

膝關節負荷大 易提早退化變痛症

蘇雅賢說,O形腳患者雙腳不能平均分布身體的重量,令膝關節承受過多壓力,導致膝關節提早退化或變形,也可能同時影響踝及髖關節,繼而引起痛症。雖無法完全根治O形腳,但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肌力訓練、伸展運動等,以達至紓緩痛楚,高危人士可進行下肢強化及伸展運動,如加強訓練後大腿、大腿內側、前大腿、臀部等肌肉群,可預防或減輕病情。

蘇提醒,O形腳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走路、搬重物,同時亦不應進行跑步、籃球等劇烈或跳躍性運動,以免病情惡化,建議患者多游泳,因可伸展及強化肌肉外,水的浮力亦有助減輕膝關節承受的重量,紓緩病情。

記者︰葉漢亮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