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脆弱

發佈時間: 2018/04/04

科學的脆弱

流感肆虐,專家審視科學證據之後,呼籲市民注射疫苗,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但有些人卻大唱反調,加上名人效應,令部分人對科學的信心動搖。

數百年來,科學受到不同形式的挑戰。最先是宗教,伽利略和羅馬教庭在「日心說」上的爭論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到了20世紀,這戰綫轉移至英國學者史諾(Charles Snow)所謂的「兩種文化」——人文(非科學文化)與科學文化之爭。近來,科學更受到不同陣營的攻擊。

其中一個是政治陣營。當政治目的和科學發生衝突時,科學往往是輸家。例如,科學在特朗普的氣候政策上便成為犧牲品。第二個是法律界,由於科學不可能百分之百證明某產品的安全,一些投機的律師便利用這些不確定性,向生產商提出訴訟,企圖獲取可觀的和解費。根據華爾街雜誌的報道,2017年在美國涉及這類案件的和解費高達2,000多萬美元,其中的四分之三便落入律師的口袋。

還有一類便是傳媒。一些別有用心或有政治動機的媒體,往往會散播一些不盡不實的偽科學言論;另一些是對問題理解不深的記者,在報道時出了錯,雖然他們用心良好,但結果仍是降低了科學的公信力。

在資訊爆炸和科學受污染的年代,要在流感或類似的問題上做好風險管理的確不容易。不過,清楚分辨事實和意見、專家與非專業,是最基本的第一步。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梁榮武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