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關枡野俊明禪師和生活經濟評論家沖幸子對話的刊物。禪師也是園藝設計師,是現今日本枯山水園林的名家,所以特別注重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他的禪修指導很多都是以自然環境、花草樹木作為引導中介的。一些內容令我心底產生了反思、啟發和引伸出幾個課題。
其中談到現代人太多時間都是在冷氣系統裏生活,可能除了一些關注時裝換季的潮人,一般人對一年裏的氣候、節令轉變的敏感度愈來愈低。過去幾十年農業科技不斷發展,溫室培育、基因改造等等科研成果,使我們全年都可以吃到很多原來特定季節才有的蔬菜水果;雖然有時很開心,但有時也感覺到失去了對一些蔬果的期待,減低了知味感。
香港人好像對花開的季節還是較在意,每年春夏交替時都喜去日本觀賞櫻花,11月也有人興致勃勃的去看紅葉。但我周圍的朋友還是以消閒、旅遊目的為主,櫻花紅葉是個短暫的視覺享受,在盛放時拍照留念,有興趣觀察和體會自然的花開花落、成住敗空(佛教語,指生滅循環)的有心人還是少數。
我也覺得自己和大自然漸漸失去聯繫。記得大學時代,每年杜鵑花開,還會感到一年時間快溜走了,好像沒有怎樣讀書,還會無奈地在考試逼近前努力一下。
步入職場後,就很少時間透過氣候、節令、植物甚至小動物的棲息變化等,體察到生命靜靜地每天流逝。突然一天,驀然回首,才發覺自己浪費了很多寶貴光陰,有點懊悔沒有把時間多放在對生命較有意義的事情和修行上。
佛教普賢菩薩《警眾偈》這樣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真是意味深長。
到山上結廬為舍、活在大自然之中對絕大多數的香港人而言,當然就算有心也無力,這般的深度放下也不是習慣繁華鬧市生活的人辦得到的。
經常到郊野感受不同的節令和欣賞觀察花草的枯榮來正視無常,從而善用生命和時間,就已經是很好的修行了。每天上班時選擇走一些戶外的路,感受不同的天氣;如果能經過一些公園、寺院、教堂,或是路旁的草木,放慢點步伐多看幾眼,也可能釋放珍惜光陰的潛意識。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擬立法強制23類社福教育醫療從業員舉報虐兒 違者最高囚3月罰5萬元 料舉報飈升
|
-
倡恒常調整票價 運輸署:年年加價市民不樂見 五巴旅遊機場特別綫加幅大 部分增近1成
|
-
涉2019年中環「和你lunch」 6人暴動罪成候判
|
迷失四季‧自然‧讓時光飛逝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 D180406
晴報,馮孝忠,在世佛學,如此,如是,港聞
迷失四季‧自然‧讓時光飛逝 - 晴報 - 港聞 - 新聞
最近看到有關枡野俊明禪師和生活經濟評論家沖幸子對話的刊物。禪師也是園藝設計師,是現今日本枯山水園林的名家,所以特別注重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他的禪修指導很多都是以自然環境、花草樹木作為引導中介的。一些內容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044603%2F%E8%BF%B7%E5%A4%B1%E5%9B%9B%E5%AD%A3%E2%80%A7%E8%87%AA%E7%84%B6%E2%80%A7%E8%AE%93%E6%99%82%E5%85%89%E9%A3%9B%E9%80%9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044603/%E8%BF%B7%E5%A4%B1%E5%9B%9B%E5%AD%A3%E2%80%A7%E8%87%AA%E7%84%B6%E2%80%A7%E8%AE%93%E6%99%82%E5%85%89%E9%A3%9B%E9%80%9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040000/2044603/018_04_a_20180406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040000/2044603/
港聞
新聞
007
2044603
503
503001004
港聞 新聞